最近看了喵大师的一篇文章《没年味的家,我真的怕回》。
最近在我的朋友圈中真的有像那篇文章中描述的那样的同学和朋友。
他们想回家,可又惧怕回家。家的感觉似乎变味了,有些不近人情了。
一个月前和蔷薇姐聊天,她告诉我说,她特别忙也特别烦,父母给她交代了任务,要她准备考公务员,然后回家相亲。
我问她自己的打算是什么,她说当然不想被程序化的过一生,不想没有选择的去走那条看似应该走的路。可是她又不想违背父母的意愿不想让父母失望。她说父母为了她和妹妹真的很辛苦。
像蔷薇姐这样的遇到父母长辈的追问时可能会选择打太极,敷衍个一两次,可是最终还是要交出最后的答案。在矛盾中,在纠结中,一切问题都无法解决,最终很多人就由此与家人发生争吵。
父母长辈所有的理由总结到底都是一句话“我们都是为了你好”。在这句政治正确的话面前所以当局者也好,旁观者也罢,都是无法去力搏的。
我们当然知道这些长辈本意都是为了我们好,可是很多时候他们的关爱不是出于自以为是就是跟随大流。这种不考虑子女感受的意见都是伪关怀呀。
年龄层次的不同,文化层度的差异,人生经历的各异,再放大了看就是整个的价值观都不一样,凭什么那些长辈给出的选择方案就会是最优选呢?
长者在后辈的成长过程中应该是帮助他们扫除障碍,而不是增添障碍。可是很多时候是添了障碍还挖了坑。
就像听妈妈话的蔷薇姐不得不放下自己原先准备的跳槽计划和学习新技能的计划,然后花时间去完成父母布置的任务。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不喜欢像被下了行政命令一样去行动。我在成长过程中理应有选择的权利,因为我有自己的追求呀。
世俗的一些观念确实很可怕,如果不醒悟的早的话要毁掉很多人一生。就像我们小时候读书时经常会听到大人们说,要好好读书,以后就能像某某一样成为什么样的人。要知道这样的话,一直到我读研究生都有人对我说。
我通常会直接告诉他们,我也很想成为那样成功的人,像他们一样的牛,可是时代不一样了呀,哪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呢,他们的成功我又无法去复制。与其挣扎考虑那些不可能的,我更应该趁早做些我想做,喜欢做的事情。
有时候觉得太过听话的人生会过得像个奴隶。是那种在20岁时就已经死了,只不过行尸走肉到80岁才埋掉的而已。
年轻不应该放肆、挥霍,而是应当疯狂的去尝试、折腾。自我的改变,机会的出现都是这么神奇般的给折腾
很多在新媒体领域做的很不错的一些85后、90后人都是尝试出来的,这些知识大学又教不了。去尝试,这样可以给那些所谓的偶然增加更多可能。
年轻的我们真的需要好好问问自己,要不要去做自己的选择,选择了就不要后悔,对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需要逆流成河的是满满的美好而不是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