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人,多多少少都会对《西游记》有所了解。无论是电视剧、电影、小说、连环画等各种传媒渠道都有它的一席之地。作为文学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故事能够在民间口口相传、流传了几千年,无疑是因为这个故事太精彩了,已经在一代代华夏人的灵魂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今天便理一下《西游记》在我灵魂中的烙印。
一、少年时代
九几年是黑白电视的年代,还记得很多晚上,我和小伙伴准时搬着小板凳坐在电视机前,收看八六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
这是最初和《西游记》的邂逅,那时印象最深的是孙悟空一身黄毛、造型有趣、讲话搞笑,把一条金色的棒子挥的虎虎生风、煞是好看,一会儿便将一众妖魔鬼怪打的四散而逃,逗得一众小朋友哈哈大笑。印象里还隐约能感受到唐僧的慈悲、八戒的憨态可掬和沙和尚的老实木讷。
“少年不识愁滋味”,那时候怎会理解电视剧中关于人生的深意,大约是听了个响,看了个热闹。
二、青年时代
以前从未接触电脑,所以上大学后电脑对我来说是新奇的物件,当时的好奇心不亚于现在孩子们对于手机、 PAD和电脑的好奇心。由于学习计算机工程专业,很快就对电脑上手,然后把学校FTP上的视频资源看了个遍,就接触到了周星驰的《大话西游》。
由于理解力问题,第一遍看感觉情节被剪辑得比较乱,看了几遍之后,大致清楚了整个故事。有些片段都清晰的印在脑海中,有很多经典的台词,至今仍然让人念念不忘,可以说这部电影深深的影响了八零后的这代人。
“曾经有一段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但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了我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可以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说“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钱加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
悟空的这段表白在片中说了好几次,有时假意,有时真心,有时让人心碎,击中了无数观众的心,还有那时懵懵懂懂的我,只觉得悟空和紫霞的爱情“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太过哀伤凄惨。
爱情是个让人琢磨不透的东西,你以为的喜欢不一定是真喜欢,你以为的讨厌不一定是真讨厌,你去追求自以为的爱,却发现那不一定是真爱。所以会有无数的误会、错过,会有求不得、爱别离,最终悟空不得不为了爱去戴上金箍,走向既定的命运。
三、中年时代
自从看了《大话西游》,便会时常留意西游相关的信息,甚至在工作后买过一本《西游记》原著翻看。可能到了而立之年,人生阅历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没有全部看完,但对照从前从电视上对《西游记》的了解,更惊叹于小说情节的波澜壮阔和语言描述的精准有力。但也仅仅看山是山,只能从书面上了解这本书到底在说什么,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这么安排情节,为什么这些情节是必然的,也不明白师徒四人悲欢离合背后的凄凉。
这些年,《西游记》的题材没有因为时代变化而被束之高阁,反而有越来越火的趋势。电视剧已经翻拍了好几版的《西游记》,电影更是年年都会层出不穷的推出关于西游的玄幻电影,游戏也推出了多款相关游戏,就连小说也有很多西游背景的故事。总之,不管什么媒介产品只要是西游相关的,热度都挺高。
其中,小说最能代表现代人对西游故事的关注。最近看了三本有关西游的架空小说,基调都是唐僧或孙悟空提前了解了西游量劫的故事,然后反套路的经历劫难,开启一段不一样的西游之旅。
有的以唐僧为架空小说主角。一本小说设定唐僧是上古大神,误入西游世界,他没有佛门条条框框规矩的束缚,一路肆无忌惮,拳打诸天神佛,脚踢各路精怪,让各路看戏的神仙不停踢铁板。一本小说设定唐僧深暗苟全自保之道,自带系统将西游量劫中的每次劫难都调整为深渊模式,逼得西方佛门和东方天庭为了保证西游量劫的顺利进行,不得不每次出手相助,让各有算计的佛门和天庭相互猜忌,最终让唐僧渔翁得利。
有些以孙悟空为架空主角。一本小说设定孙悟空知道了西游量劫的故事后,想各种办法对抗佛门和天庭,一心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完全收敛急躁易怒的性情,反而天天念叨唐僧“师傅,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面对每次劫难,事必请示、谨慎无比,每次都气的诸天神佛目瞪口呆,感觉劫难完全难以为继。
以前我认为《西游记》无疑是凡事炼心之旅,师徒一行经历种种磨难去西天取经成佛。师傅是主心骨,信念最坚定,向佛之心最胜。做为一个领导,制定了规则,让一行人遵守,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磨合,让整个团队在一次次的劫难中配合的越来越好,最后完成九九八十一难,立地成佛。
但看了这些架空小说,不得不说各有各的精彩,完全颠覆了以前我对《西游记》的认知,很多脑洞大开的解释也让我耳目一新。
(一)孙悟空其实是人心。
作为天生天养的灵石孕育而成的灵胎,孙悟空年轻时对世俗的规则不屑一顾,飞扬跋扈,受不得束缚,就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他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受尽苦难煎熬后,学会了对现实妥协,了解了天地仙佛定下的规则后,在取经路上圆滑许多,不再是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齐天大圣,反而有些像圈养的宠物不得不屈从于主人的命令行事。
悟空的经历不就是每个人的心路历程吗?年少时的我们对世界懵懂无知,充满好奇,自在行事,但在遭受了社会的毒打之后,我们的心经历了诸多煎熬,也会向现实低头,做一个疲于奔命的社会人,身心都被圈在社会为我们量身制定的“金箍”中,无法挣脱。
修成正果的孙悟空是什么样子呢?失了赤子之心,没有了天真、浪漫、勇气和自信,变得圆滑、世故、怯懦、自私,这便是正果吗?
(二)《西游记》妥妥的全是套路。
西游量劫的目的是让佛门大兴,师徒每个人的命运都是提前安排好的套路,各种劫难全是西方佛门和东方天庭指使各路精怪有意为之,美其名曰顺应天命,他们还时常借助法宝实时跟进,确保劫难顺利进行。
这不就是古代版的《楚门的世界》吗?全世界都在看楚门从小到大的真人秀,为他安排生活中出现的所有人,关注他经历的所有事情。所有的人都知道是在演戏,只有他不自知,活在一个个套路里。看戏的人会对他有怜悯,有期待,但身在局中的他知道了一切该有多难受啊?他是被所有人愚弄的傻子或者让所有人开心的猴子吗?
(三)其实也可以反套路。
一旦知道自己处于一个惊天大局中是什么样的心情?无力挣脱,拼命挣扎,随波逐流,还是顺应天命、让天命为我所用?
如果孙悟空知道自己是局中人,肯定会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一定非常愤怒。如果他能够克制自己的怒气,好好利用天时地利,过好自己的生活,无疑是最好的路。他可以抱着了然好奇的心态去体验八十一难,感受不同人的喜怒安乐,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不同社会的规则习气,乐在其中。战天战地固然潇洒,笑看风云也不失雅趣。人生的重点不是自己的命运被安排了,而是过好自己的一生。
而唐僧知道自己是局中人则不一样,因为他就像是被安排好去做一个重要项目的经理人,权力和自由度非常大,历劫的节奏也全在掌握,更何况有佛门和天庭的关注,妥妥的有恃无恐、安全无虞。那么在他主导的西游项目中,增进实力、带好队伍便是重点,有了资源、实力便可力压所有人,本来磨难重重的取经之路变成了双倍保险的公费旅游,少了生死关头的种种感悟和体验,不禁让人叹息《西游记》的神也就散了。
对我来说,看了这些架空小说,才真正明白了《西游记》小说的精彩之处,理解了书中深藏的人生哲理。在现实世界中,有时能清晰的感受到一个无形的金箍紧紧的圈住自己的思想,想打破那个金箍却无从下手,也不敢往前迈步,恐惧再走一步自己就会如鱼儿离开水一般,在干涸的河床窒息而死,也只能如此这般的活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