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5日,北上广三个城市上演了中国版“丢书大作战”,一万多本书被随机放在地铁、航班和部分网约车上,等待发现它的市民来阅读。如今,这一活动过去快一周了,收到的效果究竟如何?
答案不那么完美。一些亲历者表示:有人一屁股坐在书上;有人以为别人丢了书,满车厢问;有人说高峰期挤得脚都不着地,还看书?因为活动开展得并不顺利,甚至出现了图书被保洁阿姨收走、无人阅读的尴尬。
追根溯源,这个活动之所以被称作中国版“丢书大作战”,因为其是模仿英国的模式——它源于英国伦敦的公益组织Books On The Underground,而让这个图书分享活动火爆的真正原因,是《哈利·波特》中扮演“女神学霸”赫敏的英国女演员艾玛·沃特森(Emma Watson) ,在伦敦地铁里开心地“丢”了100本书,不仅获得网络广泛关注,而且还引发地铁读书潮。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的活动,为什么它在英国大热却在国内遇冷?
综合社会上流行的意见,发现主要都在强调这么一点:北上广地铁客运流量高,平时挤上去都难,哪还有时间和空间来看书?即使想看,这样的环境也不太适合阅读,因为随着车体晃动,极容易引起眼部疲劳。
这样的分析不无道理,但如果仔细探究,根本上恐怕还跟国人缺乏阅读习惯有关。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数字显示,在英国,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本。而国内情况如何呢?调查显示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4本(含电子书),英国人人均阅读量是中国人的八倍多!
单看这一数据,或许就能更深刻地了解为什么国内的“丢书大作战”即使有黄晓明、张静初、徐静蕾等多位明星助阵,也会遇“冷”的原因了。
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与整个社会对待阅读的态度、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有关。在英国,读书被认为是一种有格调的生活方式,曾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的培根在其散文《论读书》里就写到:“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而去过英国的人也都会发现,英国人在飞机、火车、地铁、巴士等各种公共交通工具上手不释卷、沉浸在阅读中的身影到处都是。
因为把读书这样的精神活动看做一种品位、一种高于他人的生活方式,英国人甚至爱吹嘘自己读书多:此前英国报刊就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62%的英国人谎称自己读过经典小说,这是他们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聪明而最频繁采用的花招;英国《每日邮报》在相关报道中也提到:“即使只知道盯着银幕或电视机,女人也比男人更喜欢吹嘘自己读书多。相比之下,男人谈到学术成就和工作时更容易夸下海口,为了显示自己更聪明、更世故,他们引用名人名言的次数大概是女同胞的两倍。”
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主流价值观,成为社交过程中自我力量的证明,所以英国的中小学自然也就鼓励和倡导孩子们从小培养读书习惯,鼓励自由思想和独立见解。有这样一个真实例子:伦敦的一位华人,讲她读小学5年级的儿子,在读书这方面“勤奋得近乎做作”,甚至连出门穿鞋时都在捧着书看。试想,如果不是发自内心地获得精神的愉悦,看书会看得这么投入?
反观国内,好像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大家看到更多的,似乎是对读书的调侃。“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读书有什么用,钱才是王道啊。”太多的例子表明,我们的社会,功利化追求是主流,浮躁的环境里,读书正越来越成为实现功利的工具,而不是纯粹的精神品位活动。
在这种价值导向下,正在接受教育的青少年,主要把读书这件事和考试、和未来的功名前途挂钩;而已经工作了的成人,则经常会用“忙不过来”、“没有时间”、“我一看书就头晕”来搪塞。
难道是真的忙不过来、难道读书真的会引起“晕书综合症”?绝对不是。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社会早已将“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样的古训抛却到历史的角落,取而代之的是对炫富、对奢侈品扫货的关注,对明星八卦、虚名漂浮的流连。
在如此浮躁的价值观包围下,在如此喧嚣的环境中,还有几个人愿意真正关心自己的精神生活?恐怕更多的,是在无厘头的网络嘴仗、无休止的花边新闻中寻找一点寂寞的慰藉吧。
话说回来,不管追求什么,要想变得更牛,多读书绝对比不读书、读书少要好得多。比如虽然娱乐明星们经常被质疑读书少、没文化,但从参与这次“丢书大作战”的明星的书单就可以看出,《麦田守望者》、《百年孤独》、《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等经典名著也赫然在列,事实上,他们远非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浮于表面。
作家冯唐说“每一个NB的人都要有个笃定的核”,对于社会和个体而言,把阅读当做一种有品位的生活方式来对待,其实就相当于为自己安上了一个核。通过阅读,生命更加自信从容,内涵更加充盈丰富,精神更加深邃宁静——这些东西,难道不让我们更加具有力量?
欢迎戳主页勾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