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补的力量

        文字最大的好处就是具有脑补功能,同样的一句话,用文字描述出来跟当面说出来,完全就是两码事儿,就好比一部电影,有的人是先看的书,后来看的电影,有的人直接看的电影,先看书的人呢就会吐槽这部片子拍的不好之类的话,因为在他看书的过程中,已经把画面在脑海里画好了,等于说是他自己已经勾画出了一部与之对应的电影,然后导演拍出来的电影与自己的那一部又有出入,没有达到他所描绘的画面,如果你的想象力足够丰富,超过导演的想象力,那么你会认为他是一部烂作品,如果没有超过导演,那么你会竖起大拇指说他是一部好作品。

        说起电影,其实真正的好电影是描写人性的,发人深省,看过之后再进一步的去脑补,去思考导演想表达的思想,意图。台湾有个导演叫李安,曾经拍摄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断背山》、《卧虎藏龙》、《色戒》还有今年刚上映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些电影只是其中比较有名的,大场面,大制作,都是一些经典,耐人寻味。台湾还有个导演叫魏德胜,曾经拍过《kano》、《奥德赛巴莱》、《海角七号》,描写的是大背景下发生的一些故事儿,画面很美,音乐很美,人很美,好看,耐看,可以重复看的那种。但是好电影不见得有好的票房,在国内卖的并不好,为什么呢,要么没在国内上映,要么上映了,我们看不懂,我们可能会认为《泰囧》,《港囧》这才是电影,而且票房卖的贼高,从头到尾哈哈一乐,完了,看完之后能给我们留下什么吗,什么都没有,而且没有再想看第二遍的欲望了,国内有好导演吗,当然有,我个人比较喜欢冯小刚拍的电影《甲方乙方》看了N遍都不烦,《不见不散》、《天下无贼》、《非诚勿扰》、《一九四二》,这些电影都很好,台词写的好,情节拍的流畅,演员耐看,这些都是让我能够有兴趣去看第二遍第三遍的理由,不浮躁,不低俗。当然星爷的电影更是经典中的经典虽然是无厘头的搞笑片,但是有种笑着笑着就哭了的感觉,是那种打动内心的笑,很容易产生共鸣。

        在老家吃饭,每次吃饭的时候家长们就会讨论,这个菜做的够不够烂,那个菜辣味够不够,怎么做的,是咸了淡了,几乎每次都是如此,说明什么,首先说明我们吃的这几个菜不是我们生活的常态,其次我们没有比吃更重要的事儿了,每次吃都要说半天,把他当成一个事儿放到桌面上来讲,没有什么比吃更大的事儿了嘛,在农村一个屁大点儿的事儿,都可以拿出来讨论半天,得有多无聊啊,眼界不够,见识不高,没有对比就没有发言权,一线城市出来的会把二线城市的里的事儿看做是小事儿,二线城市的人会把三四线城市的事儿不当事儿,三四线城市里的人呢,更会觉的农村里的事儿了可笑之极,所以多读书,多看报,少吃零食,多睡觉,才是王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注:心理学科普短文,原载于《大众软件》2013年第21期。 说起唐僧的这几个高徒,猴子太闹,老猪太懒,只有沙僧一直...
    岳哥不群阅读 303评论 0 0
  • 最后一班地铁驶过 躺在高高的上铺 哐当哐当 仿佛睡在火车上铺 又仿佛 还住在青大路上 窄窄的下铺
    轻舞阳阅读 134评论 0 1
  • 1.自主阅读 放学后,兄妹在小区里玩了一个小时。回家吃饭洗澡,然后就开始自主阅读。哥哥读《战国策》、慧能的《六祖...
    岭南小于号阅读 269评论 0 0
  • 十八九岁便结束了青少年的懵懂无知,加入了初涉世俗的的行列。人一旦长大,许多压力就接踵而至了。20岁就这样来临...
    慧婵阿阅读 2,072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