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盆友们,试问一下,你们有那么一刻,感觉特别绝望的么?最近的经历,让我深刻地有过、触摸过绝望的感觉。原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不是简简单单“相处”二字就能概括了事。
首先自我反省一下,刚开始来简书,我信誓旦旦的下定决心,一定要坚持日更挑战,突破自我。现在真的体会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残酷感。我在最后一次因未处理完杂事,一遍又一遍提醒自己“记得日更、日更”,这是每日的必修课,但是最终疲劳、倦怠占了上风,半途而废。看到“简书”上提示日更失败的消息,心中失落感也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坚持做一件事,尤其是自己喜欢、下定决心付出努力的事的时候,真的远不是自己想象之中那么简单。
又来我的创作小天地记录点滴了。因为最近发生了太多事,竟一时不知如何起笔。但是思来想去,还是归根于一个共性话题——“相处”。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我们无法将自己孤立起来,更不可能将自己剥离出这个社会。无论是和父母、丈夫、还是孩子,亲密朋友相处,都不仅要学会角色切换,更要学会的是如何能将不同的关系处理地游刃有余。
不愿回忆的昨天傍晚,我和妈妈莫名其妙发生了口角。一直以为,和自己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最好处理和磨合的。每个人原生家庭的成长环境决定了自己其实在很多方面和父母有着天然的共性。但是残酷的现实却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个人的成长蜕变,使得很多生活习惯、处事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变化有时竟会让我们始料未及。妈妈昨天下午,莫名其妙的对我发火。抱怨我原本承诺好要给孩子洗澡确最终还是由她代劳;抱怨我将厨房折腾地一片狼藉(其实在我看来只是几个盘子的饭菜没有倒掉而已,而当天我一直处于加班状态,不停地在操作电脑,已经很身心疲惫了);抱怨我只管工作不顾家里,将什么问题都没能处理好,什么时候看到我都是在不停地忙碌,晚上孩子的饭菜又没有安排,一天没有个母亲的样子;还在抱怨我生活不够利索整洁,做事不能善始善终……等等,不一而足,就像是竹筒倒豆子一般,“絮絮叨叨”发泄了快将近一个小时,我满腹委屈,在孩子面前更是不好发作,只能强忍着笑脸和孩子又一茬没一茬的互动敷衍着,心里的难受劲儿简直无法用贴切的词语来形容。感觉自己其实做了很多,付出了很多,甚至想要尽自己所能去兼顾所有人的感受,但又疲于、难过于自己有心无力,没有十八般武力可以做到如此。而最终,连最亲近的妈妈——我最信任的人,都无法理解我自己的处境,心里顿时凉了大半截。那一刻,我真的都些许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绝望的滋味。(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