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血脉,赋能老区高质量发展——从周祖翼书记龙岩调研看革命老区振兴新路径

5月29日,省委书记周祖翼深入龙岩市新罗区、上杭县革命旧址与乡村振兴一线调研,强调要“弘扬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用好红色资源,汲取奋进力量”。这一指示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从邓子恢故居的红色故事到古田会议会址的精神传承,从东肖森林公园的生态保护到红色文旅产业的创新实践,龙岩的实践为全国革命老区振兴提供了鲜活样本。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如何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如何以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成为亟待破解的时代课题。

一、以红色文化为魂,筑牢精神根基

红色文化是革命老区最鲜明的精神标识。周祖翼书记在邓子恢故居、古田会议会址等地调研时指出,要“挖掘红色故事的内涵和时代价值,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宣传,激发参观者的爱国热情”。这一要求直指红色文化传承的核心——既要保护好革命旧址的“形”,更要传承好革命精神的“魂”。

在龙岩,红色文化正以多元形式融入现代生活。上杭县古田镇苏家坡村通过“树槐堂”“鸿玉堂”等革命旧址的活化利用,打造沉浸式红色课堂;才溪乡调查纪念馆通过数字化展陈技术,让《才溪乡调查》的严谨科学精神跨越时空与当代青年对话。这些实践表明,红色文化的传承不能停留在文物陈列层面,而需通过“故事化表达+场景化体验”的方式,让革命精神可感可知。例如,通过“重走毛主席调查路”等品牌线路,将红色教育融入研学旅行,既传承了“四下基层”的优良作风,又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二、以绿色生态为基,厚植发展底色

周祖翼书记在调研中强调“精心保护森林原始风貌,科学合理开发,创新文旅业态”,这一要求揭示了革命老区发展的辩证法——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必须协同共生。龙岩的实践印证了这一点:东肖森林公园通过“生态保护+红色文旅”模式,既守护了绿水青山,又打造了红色研学基地;长汀县通过水土流失治理与林下经济结合,将“火焰山”变为“花果山”,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这种“红绿融合”的发展模式,本质上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数据显示,龙岩市红色旅游接待人数年均增长15%,带动周边民宿、餐饮等产业收入增长超20%。未来,需进一步探索“红色文化+生态旅游+特色农业”的融合路径,例如开发红色主题生态农产品,打造“古田会议+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等复合型旅游线路,让红色文化成为生态产品的价值赋能器。

三、以创新驱动为翼,激活发展动能

周祖翼书记提出“发展红色产业,因地制宜、科学谋划,整合周边自然文化资源”,这一要求直指革命老区发展的痛点——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龙岩的探索提供了破题思路:上杭县蛟洋镇通过“红色旧址+工业旅游”模式,将紫金铜业等企业纳入红色文旅线路;新罗区东肖镇开发“红色文创+非遗技艺”产品,让红色文化“活”在当代生活。

这种创新驱动的本质,是通过“文化IP化+产业数字化”实现价值跃升。例如,利用AR技术还原古田会议历史场景,开发红色主题数字藏品;通过直播电商推广“古田会议”品牌农产品,让红色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流量密码”。数据显示,龙岩市红色文创产品年销售额突破亿元,带动就业超万人,印证了创新驱动的巨大潜力。

四、以人民为中心,共享发展成果

周祖翼书记在调研中反复强调“让红色文化绽放耀眼光芒”,其深层逻辑是让发展成果惠及老区人民。龙岩市通过“红色教育进校园”“红色文化进社区”等活动,让革命精神成为凝聚人心的纽带;通过“红色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带动2.3万贫困人口脱贫。这些实践表明,革命老区振兴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未来,需进一步构建“红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例如在革命旧址周边建设红色主题图书馆、文化广场,让红色文化融入群众日常生活;通过“红色文旅+职业技能培训”,帮助老区群众掌握文创设计、导游服务等新技能,实现从“文化旁观者”到“产业参与者”的转变。

结语:以红色引擎驱动老区振兴

从古田会议会址的星火燎原,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龙岩的实践证明:红色文化不仅是精神财富,更是发展动能。在周祖翼书记调研精神的指引下,革命老区需以红色文化为魂、绿色生态为基、创新驱动为翼、人民福祉为本,走出一条“红绿融合、文产协同、城乡共兴”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唯有如此,方能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让老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