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动机有内外之分。
外在动机:
为了获得认可;为了赢得威信。
内在动机:
为了获得更多知识;为了有成就感。
2.随着年级升高,孩子的学习动机呈下滑趋势
进人中高年级,孩子的学习动机由强向弱转化。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学习内容增多、任务加重,外部压力较大,从而使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下降。
尤其是成绩较差的孩子更容易丧失学习兴趣。
3.孩子的学习动力从外部学习动机逐渐转化为内部学习动机
4.孩子对成绩好坏原因的分析和对学习难度的估计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动力
如果孩子倾向是自己的原因,而且是可以控制,这类孩子会更加自发努力学习。
如果孩子倾向于认为学习的成功或失败是自己不可以控制的,比如,学困生屡战屡败已经消磨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斗气。
如果任务太难,孩子认为自己无法学会, 容易放弃努力。
如果学习任务太容易,孩子认为自己一学就会,并且学会了也并不证明自己的优秀,学习动力也会降低。
5.父母的期望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动机
有的父母总是能及时肯定孩子在学习上的进步,鼓励孩子坚持,给孩子较大的自主发展空间,充当一个提建议和指方向的角色。那孩子的学习主动性会更强,更容易形成“我要学”的想法。
有的父母总是对孩子的学习活动限制很多, 要求这个、要求那个,不给孩子一点选择的空间。这种专制独裁的行为,使得孩子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严重压抑了孩子的主动性。孩子容易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学习动力会逐渐减弱。
6.教师的期望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动机
从中年级开始,孩子逐渐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对待老师。老师简单的表扬和鼓励可能效果不太明显。他们更渴望老师的肯定、与老师平等交流、获得尊重。因此,老师对孩子学习成果的肯定和尊重,会成为孩子学习的动力。
美好祝福

今日封面

胡晓会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学习者 着重于自我成长的心理学爱好者 2025.6.19坚持分享第2053+142天
说明:记录生活,发现美好,分享所得,注重心理学知识传播与应用。文中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