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医门学习第326期
患者女,25岁,未婚,否认有性生活史。
患者13岁月经初潮,既往月经先期,近3年来每于月经过后1周左右出现阴道流血,色红,持续1周左右血止,甚或淋漓至下次月经,反复治疗未见好转,患者心情烦躁,伴有头晕耳鸣,手足心热,腰酸乏力,睡眠欠佳,喜凉食,大便干结,形体消瘦,面赤,下颌痤疮,舌红苔白,边有齿痕,脉弦细稍数。
辅助检查:BBT呈双相;B超提示未见明显异常。
中医诊断:经间期出血(肝郁肾虚型)。
处方:柴胡15克,黄芩炭10克,姜半夏10克,玄参10克,生地黄25克,牡丹皮15克,焦栀子15克,牡蛎30克,茜草炭25克,墨旱莲30克,杜仲炭25克,菟丝子30克,女贞子30克,浙贝母15克,合欢皮25克,甘草10克。
按语:七情失常是内伤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又以怒伤肝最为多见。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升散,若精神抑郁或暴怒则伤肝,导致肝失疏泄而肝郁气滞。
《内经》谓“木郁达之”,气有余便是火,肝郁气滞最易化火,火热之邪灼伤肾中阴精,热伏冲任,于氤氲期,阳气内动,阳气乘阴,迫血妄行,故发生出血;
肾主骨生髓,肾阴虚,脑髓失养,故头晕耳鸣;
肾虚则外府失养,故腰酸;阴虛内热,故手足心热;
肾水亏损,不能上济于心,故睡眠欠佳。
肝肾阴亏,肝火郁结,煎熬津液,痰热郁结在面部发为痤疮;
阴津亏少,肠道失于濡润,故大便干结。
治疗上采用滋肾疏肝、凉血止血之法。
本方以定经汤为基础方,加上牡丹皮、栀子,疏肝的同时清肝热;
墨旱莲与女贞子合成二至丸,滋肾阴,凉血止血,标本同治;
加上杜仲、菟丝子平补肾中阴阳,又以益阴为主,玄参、生地黄有滋阴增液之功,达到通便的效果;
玄参、牡蛎、贝母合成消瘰丸,玄参滋阴降火,苦咸消瘰;
贝母化痰消肿,解郁散结;牡蛎咸寒,育阴潜阳,软坚消瘰,合而用之有软坚散结的功效;
茜草炭、牡蛎等止血药物,加强凉血止血、固涩止血的作用,全方共奏补肾疏肝止血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