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的儿子已经像一个小大人,经常语出惊人,对我们的一些行为提出批评和要求。除此之外,还常常向我表明自己的主权。
今天有一个小小的语言冲突上升到了对话高度。以下是对话实录。
一、他的房子不可以随便出入。如果要进必须敲门,经过他允许后才可以进入。我问他,如果我打扫卫生的时候该怎么办呢?是不是只扫到门边就可以?既然你的房间是家的一部分,为什么还要经过你同意呢?
他一时语塞,赶忙解释说那必须连他的房间都要打扫。我说,不用那么麻烦了。打扫卫生的时候我只扫门边,或者你自己打扫自己的房间。
听到我这样的决定,总叫嚣以自己在青春期的儿子一时没了主意。
二,他说他的手机里的QQ和微信不可以随便看,必须给他足够的尊重。当然也可以给我看,那必须是他在的时候,而且得要他同意。
我说,没问题啊,这个要求非常合理。但是我纠正他是,首先手机和PAD都是我的,这2样东西是属于我,所有权是我的。给你用可以,你只享有使用权。那因此,你手机里QQ或微信好友都必须,而且只能是认识的人,比如同学或朋友。陌生人,妈妈完全不同意。毕竟,QQ对面的陌生人你没法知道他是大人还是小孩。学校曾经讲过的关于“蓝鲸”的游戏就是发生在陌生人之间。
所以,如果被我发现你有与任何的陌生人联系我都会收回手机,不再给你使用。
此条彼此达成共识。
三,我们双方都要学会耐心听对方把话说完,不要随意打断。
这个我完全同意。主要是这个13岁的少年已经很久没有耐心听我说,常常觉得我会啰嗦。其实,我和他说,看看学校的一些校规,看看老师的一些要求,哪一句不是重复反复多次的在讲。有些话讲一次就够了吗?那肯定是很多人需要反复叮嘱,即使如此,就能让每个人都完全遵守吗?还是不能吧。
因此,我确实也会啰嗦,主要是你也不能保证自己的行为完全达到要求。总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我会尽量减少啰嗦和唠叨。
在你来我往中的对话中,和少年就这么互相说出来心里话,增加了彼此的了解,稳定了他的情绪。尤其我明白了,再三强调自己是青春期的少年在想什么,及时把握了孩子的心理需求。
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