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在亲子关系实战课上,少莉老师对我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解答和建议,受益匪浅,非常感谢少莉老师!
以下是课堂笔记摘抄:
我的问题:女儿刚上高一,第一次离家住校,上周第一个周末回来,向我诉说对学校的各种不满和抱怨,说要转学或不读高中了,现在的学校不是她的首选(心仪的学校成绩不够)。我认真聆听的她的倾诉,也表示共情,但住校生活需要慢慢适应。但女儿还是表示不想去这个学校。目前我该如何帮到孩子度过这个过渡期,让她顺利去上学?
少莉老师解答:孩子第一次离家住校,这些问题的发生是正常的,我觉得这个也不是太大的问题。接纳和共情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我女儿刚上大学也有类似情况,例如管理很苛刻、有很多条条框框等等。其实不是学校管理太严格,而是因为我们的孩子在家里太自由了。
首先给到孩子一个非常清晰的定位,既来之则安之,既然心仪的学校没考上,那只能接受现在的学校。每个学校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对所有的孩子都是一样的,这是外界条件,我们没有办法去改变。作为一个高中生,你要学习适应新的环境,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本身就是一种适应,你愿意选择这个学校,能够坚持到这个学校去,本身就是值得表扬的,妈妈都觉得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这一点和孩子共情,那慢慢儿的孩子就会知道了。
那作为家长如何帮助他度过这个过渡期,无非就是好好的爱她,接纳她,然后站在她的那个角度思考,去和她一起制定怎么融入这个新的环境。
和孩子沟通的时候,我也建议就是你要利用我们爱沟通课程里面那几个步骤,一定是要做到三对沟通,:对的孩子、对的自己、对的流程。你自己从能量层面,也不要当成一个很烦很不开心的事情去和她沟通。要带着丰盛的想法,我可以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孩子向我倾诉,说明她是信任我的,关系是融洽的。你的内心是很欢喜的和她一起去面对这个事情,一起去解决这个问题,不带抱怨,要带着欢喜。相信她有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相信她是可以的,这个是孩子成长的路上她要经历的,
不要觉得很无奈、焦虑、烦恼,要放任,接纳,这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小插曲,是正常的。
做到共情、沟通,帮助孩子找到喜欢学校的理由,如果不想去,可以过度一下请个假,这些其实都是有好多方法来解决的,我们始终要相信办法一定会比困难多。
你放任的将会消失,你抗拒的将会僵持。
我一直聚焦的,它就僵持,那我就不要它僵持,我就一定让自己处于一个放任的状态,那处于一个放任的状态,是不是它自然而然就消失了呢?你可以试一下。
我的感言:少莉老师从全观的角度对我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听了之后感觉好像真的不是什么大问题了。我自己的人生其他面向都比较顺心,除了亲子面向是阻力最大的。每当孩子有些什么状况,我总是聚焦到负面,各种担心、焦虑,而我这些年的生活重心主要放在孩子身上,因此总是容易激发不良情绪,特别是孩子上初中进入青春叛逆期以来,感觉自己没有真正轻松、开心过。
想想自己加入亲子晨读群学爱不完课程、学习吸引力法则也有半年多了,吸引力小见证、无为自成的惊喜也有不少体验,但孩子的教育方面阻力很大。也许是练拳不练功,好像知道了很多道理,但基本功不扎实,遇到问题经常被强大的惯性动能绑架。
今天也专门在简书上写了一篇自省文。接下来一定要好好学习,认真修炼,调和能量,希望我的人生顺心自主、心想好事成、喜悦满满!
感谢紫雨老师、锦明老师创办这些课程!感谢少莉师姐本次课的答疑!感谢领路人桂军师姐、冬玲师姐!感谢亲子晨读群、吸引力群的前辈和伙伴们的分享与陪伴!感恩所有的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