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欲与若复牵黄犬,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翻译过来就是:我想和你(小儿子)带着黄狗,抓兔子,过这种生活,可以吗? 这算是李斯临终遗言吧。
李斯为什么落得死无全尸的下场? 这个要从沙丘之变说起;
秦始皇喜欢巡游,最后一次巡游的路上去世了;死因不明,或者是内疾;这时候身边的人主要有3个,胡亥,赵高,还有李斯; 李斯是左相,也就是正宰相,右相冯去疾留守咸阳,大将蒙毅在巡游过程中被秦始皇派去办事了(貌似看到了什么神迹),哎,三个小人一台戏,沙丘之变正式开始;
秦始皇对李斯那是相当信任的,死前立长子扶苏为太子,并托孤,如此信任不亚于汉武帝托孤霍光,刘备托孤诸葛亮啊,可惜李斯不是诸葛亮,和霍光相比都相形见绌,其实扶苏的才智远胜于刘禅,加上智慧出众的李斯,武力有蒙家和王家的辅佐,国家和政治大一统,完全可能开创一个如汉朝一般的盛世;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
其实李斯开始还是很犹豫的;
太史公在李斯列传中,详细描述了二人聊天全纪录,大致情况是,赵高是个心理专家,他已经摸清的李斯这个人,所以步步逼近,李斯本来还摇摆不定,几个来回,就缴枪了;
果敢的小人和犹豫的小人,都是小人;
三人组中,李斯不可或缺,没有他,老百姓不信,官员也不信,扶苏也不信,即使胡亥坐上皇位,政局可能会非常不稳,但是李斯有软肋: 那就是秦始皇大部分政策是李斯出谋划策的,但大部分又是扶苏坚决反对的。可想而知,后来扶苏自杀,蒙氏兄弟双双毙命,都有李斯的因素;
其实我一直不明白太史公或者之前的史书,怎么能这么清楚的知道赵高和李斯的对话,又怎么知道扶苏的自言自语,不过从结果来看,所言也差不离吧;
新政权建立了,李斯都干了什么?
李斯主要做了一件事:迎合上意!
因为他的对手是赵高,赵高是胡亥的老部下,李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该进言的时候不进言,反而出馊主意,目的也就是取悦胡亥,结果还是被赵高陷害而下狱,最终被杀,他可能最后才明白,胡亥压根就没把他真正的当成自己人;
这里有个细节,可以说明赵高这人的特点,诡诈!
李斯下狱后,一直想等皇帝派人来,自己好申辩,于是赵高就叫人假扮皇帝差使,把李斯拉出来拷问,只要李斯一说实情,就拷打,三番五次下来,李斯就学乖了,等真正的皇帝差使来了,李斯什么都不敢说了,最后,不管有罪无罪欲加之罪,李斯在饱受酷刑之后,腰斩于闹市之中!于是,有了开篇说的黄犬之叹!
李斯在权位最高的时候开始,总共4次发出”嗟乎“之叹,包括车水马龙的家宴,沙丘之变,牢狱之时,行刑之时,可见他是有预见的,但即使他聪明过人,权谋盖世,也逃不过如此的命运。那我不禁要问: 他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失德应该是最主要的一个方面! 需要你承担托孤重任,承一诺千金的时候,你选择了自保,同流合污;需要你为国家前献计献策的时候,你选择了迎合上意,难道你当真不知道什么才是对的?其实你都知道,只是不去做,只是无德罢了;如此行事, 等你出事了,天都不救你了!
嗟乎,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