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宋庄公贪赂构兵 郑祭足杀婿逐主(上)
却说宋庄公派人到郑国送来书信祝贺,顺便索取事先许诺作为答谢割让的三座城池,以及白璧、黄金、每年的谷粮。厉公把祭足召来商议,厉公说:“当初急于得到国君位置,因此任由其大肆索取,不敢违抗。现在寡人刚刚即位,就来索取。若依当初承诺,府库就空了。况且刚开始即位,便丢失三座城池,岂不贻笑邻国?”祭足略一思忖说:“可以人心未定,恐割地生变,愿把三城的贡品和税赋转献给宋国来代替予以推辞;白璧、黄金,暂且先给以三分之一;每年献纳的谷数,请求以来年开始婉言谢绝。”厉公听从了他的建议,并令人写回信答复,先贡献白璧三十双,黄金三千镒,三城的贡品和税赋约定冬初交纳。
使者回去报告宋庄公,宋庄公听后大怒:“公子突亡命我国,是我拯救了他,他国贫贱而我国富贵,所许诺的区区财物城池,那原本是属于公子忽的,与他何干,竟敢如此吝惜?”当天,又派使臣前往郑国住下索要,必须如数献来,而且要立刻交割三座城池,不接受用三座城池的贡品和税赋代替转献。
厉公见状,又与祭足商议,再贡献谷粮二万锺。宋国使臣回去不久又返回传宋庄公的话:“若不能满足事先所许诺的数量,就让祭足亲自来回话。”祭足随厉公说:“宋国受过我国先君的大恩大德,未报答分毫,如今却倚仗改立新君的功劳,贪得无厌,而且出言不逊,不能听他的。臣请君主派使臣出使齐国、鲁国,求这两国从中周旋。”厉公不无担忧地问:“齐、鲁两国肯为我郑国帮忙吗?”祭足说:“往年我们先君讨伐许国和宋国,每次都与齐、鲁两国一起战斗。况且鲁侯继位,还是我们先君成就的,即使齐国不愿意帮助,鲁国一定不会推辞。”厉公仍忧心忡忡地问:“有什么策略可以周旋呢?”祭足说:“当初华督弑君而立子冯,我们先君与齐、鲁两国都接受了贿赂,玉成其事。鲁国获赠郜国大鼎(郜国铸造的宗庙祭祀礼器,被视为郜国国宝),我国也获赠商朝青铜器。如今应当告诉齐、鲁两国,我国要把获赠的青铜器还给宋国,宋公回想起以前的事情,必会感到惭愧而主动废止以前的约定。”厉公大喜道:“寡人听了你这番话,真是如梦方醒。”立即派出二位使臣带着礼品,分头前往齐、鲁二国,借着通告郑国废立国君的由头,顺便控诉宋国忘恩负义,不停索要谢礼的事。
去鲁国的使臣拜见鲁桓公后,照本宣科说明来由,鲁桓公听后笑道:“以前,宋君行贿敝国,只用了一只鼎,如今得到郑国这么多谢礼了,还不满意吗?这事包在寡人身上,寡人即日亲自前往宋国,为你君主求解情。”使臣拜谢而别。
去齐国的使臣拜见了齐僖公后,也一字不差地说明来意。齐僖公一直因为子忽帮助齐国击败戎兵有功,感激子忽,当时就要把次女文姜嫁给他,虽然子忽坚持推辞,齐僖公心生不满,但他内心,到底还是心存感激,偏向子忽一分。如今郑国废忽立突,他自然不高兴,便对郑国使臣说:“郑君何罪,动辄废立?当你们郑国国君,实在太难了!寡人要亲自率领各诸侯,到你们都城下讨个公道!”礼品都没接受。
去齐国的使臣慌忙返回报告厉公,厉公大惊,问祭足:“齐侯怪罪下来,必大动干戈,怎么应对呢?”祭足想了想说:“臣请求操训兵马,整理战车,预先作好战斗准备,敌人来了就迎战,有何惧怕的?”郑厉公只好听之任之。
鲁桓公派公子柔前往宋国,商订两国君主会面日期。宋庄公说:“既然鲁君有意会面,寡人应当躬身造访鲁国,岂能烦劳鲁君远道而来?”
公子柔返回转告了鲁桓公。鲁桓公感觉不妥,再次派人去宋国约定会面地点,最后商定在两国边境的扶锺会面。
当时是周桓王二十年秋天的九月间。宋庄公与鲁桓公在扶锺见面。鲁桓公代替郑国感谢宋国伸出援手,并肯求宽恕郑国。宋庄公说:“郑君受寡人的恩惠很深!他就好比鸡卵,寡人像母鸡一样把他抱在怀里孵化保护,他所许诺给我的酬劳,出自他本心。如今归国篡位,立刻就违背诺言,寡人怎么能置之不理呢?”鲁桓公说:“贵国所赐与郑国的恩惠,郑国岂能忘记?只是子突即位不久,府库空虚,一时无法履约,但无论早晚,一定会履约,决不会背负承诺,此事寡人可以力保!”宋庄公又说:“金玉等财物,以府库空虚为托辞或许说得过去,至于交割三座城池,不就片言之间的事么,有何犹豫不决的?”鲁桓公说:“郑君怕失守祖上基业,被列国耻笑,所以愿以三座城池的赋税代替,听说已纳献二万锺谷物了!”宋庄公说:“交纳的二万锺谷物,本来就在每年需交纳的三万锺数量内,与三座城池的赋税无关,况且当初所许诺的各种财物,还未交纳一半。时至今日还没多长时间就这样,他日时间一长,时过境迁,寡人还能有何指望?希望君设法早日为寡人讨要回来!”鲁桓公见宋庄公十分固执,只能怏怏而回。
鲁桓公归国后,立即派公子柔出使郑国,把宋庄公不肯宽容的话转述了一遍。郑伯见状,忙让大夫雍纠捧着宋国赠送的商朝青铜器交给公子柔,请他转交给鲁桓公,说:“这是宋国宝物,我们君祝不敢擅子保留,请鲁侯代为还给宋国,以代替三座城池。再进献白璧三十双,黄金二千镒,求你们君侯好言解释!”鲁桓公情不得已,只得又亲派人前往宋国,约宋庄公在谷邱那个地方再次会面。
二位国君相互见礼完毕,鲁桓公又代郑厉公表达了歉意和不安,并呈上白璧、黄金。鲁桓公说:“君说郑国所许诺的财物,未交纳一半,寡人严厉责备了郑侯,郑侯因此又勉强交纳这么多。”宋庄公并没感谢,反而追问:“三座城池何日交割?”鲁桓公说:“郑君念及这是先人们世代守护的基业,不敢因私恩就轻易放弃封地的疆土。如今又奉献一件宝物,可以替代三座城池。”随即命左右从人将黄绸袱包裹的一件物品,高高地举着,跪献到宋庄公面前。宋公一听说“私恩”二字,眉头微皱,已有不高兴神色。等开启包袱一看,认识是商朝的青铜器,是当初宋国贿赂郑国的宝物,脸上勃然变色,假装不认识,带着不满的口吻问:“此物何用?”鲁桓公说:“这是贵国的珍宝,郑国先君庄公,曾经效力于贵国,蒙贵国把这件宝物赠送给了他,庄公一直把它作为传世之宝珍藏。现在郑君不敢收藏,仍归还贵国。请念在昔日的情份,免除他献纳土地的约定。这样郑国的先君们都得感激你的恩赐,岂只新君?”宋庄公见鲁桓公提起往事,不觉两颊发红,支吾道:“往事寡人已忘记了,等我回去问问以前老臣。”正议论间,忽然有宋臣来报:“燕伯(燕国的国君)来拜见君主,车驾已到谷邱。”宋庄公当即请鲁桓公一起面见燕伯。鲁桓公略一思忖,答应了。
燕伯见到宋庄公和鲁桓公,相互叙礼后,对宋庄公说:“我国与齐国是邻国,曾经被齐国侵略,寡人希望借助君的神威,与齐国达成盟约,以保社稷平安。”宋庄公当即答应。鲁桓公对宋庄公说:“齐国与纪国是世仇,曾有袭击纪国预谋,君若为燕国讲和,寡人也愿为纪国讨好,让他们各自修好,和睦相处,免动干戈。”三位国君随一同在谷邱结盟。鲁桓公回国,从秋天等到冬天,也不见宋国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