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终身成长》,对成长型思维模式对者努力和胜利的积极看法,很有感触。
这种思维模式指导下的运动员,热爱胜利,但最重要的是付出的努力,即使没有获得胜利,他们也会为曾经努力而自豪。
成为更好的自己,是他们更看重的。
怀着老二的初期,家里有一本英语词汇书,共三十个部分。
那时闲着没事儿,跟着网上的课程一天学一个部分,连单词带后面的句子。
英语丢了好久,逐渐忘得一干二净。
听了一段时间,渐渐又有些语感,能看懂长句子。
后来做产检,肚子里的小家伙出现各种状况,我整日胆战心惊,无心再听英语。
最后的三个月,什么也没学。
现在想起来,虽然那时学的内容,很多都忘了,但是那些日子没有虚度,还挺有意义。
老二出生后,检查过没毛病,逐渐后悔最后的几个月毫无进步,浪费时间。
如今有时看书不专心,效率低的时候,也很自责。
努力的意义,大概是让人唏嘘时光匆匆的同时,不会因为虚度而遗憾吧。
队友在会计师事务所做审计,那两年考证时,天天钻书本上,没一点空闲时间。
每年九、十月份之后,考试季过了,我觉得他该好好歇歇了。
可是那货硬是在网上找Excle课程,学习如何做表格,因为在工作中用的多。
我特别佩服他,啥时候都不闲着。
后来带项目,他在群里分享公式,不少人拍手叫绝,说省了好多工作量。
他也有做无用功的时候,忙里偷闲地学些英语,心血来潮地想考别的证,后被繁重的工作打断。
我想他不会因为没学完,而后悔当时费的心血,反而因为涉足心心念念的领域而释怀。
如书中一个运动员所说,每次比赛或者运动之后,若认为自己尽了全力,那么你永远是一个胜利者。
大众之所以热爱一个球队,他们看到的是运动员们对每场比赛都付出了全部努力。
于我们而言,用心对待生活,不虚度时光,努力做个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