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之男子,是谓君子,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君子。
何以见得?前人之文字解读长篇累牍,在下才疏学浅不敢赘言。仅从第三节韵字的声音上说起。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第三节的韵字"得""侧",皆为入声字。吟诵时,凡入声字,皆读得短促急收。辗转反侧,三个上声字连用,读时完整拉长三声字调值,"214——214——214",反复吟咏,男子追求"淑女"而不得、夜不能寐之痴情状跃然纸上,然又读出了男子的哀而不伤。
第四节中"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一次追求而不得,男子并不消沉,修习诸艺,修养德行,再次向"淑女"示好、求婚,"淑女"悦然而允。从第二节中"左右流之"的"流",到第四节中的"采",一字之别,得知。
"亲爱的,嫁给我吧!"
"好,我答应你。"
一切,似乎可以完美落幕了。然而,君子又做了什么?才使其成为流传千古之真君子呢?
吟读第五节中的韵字"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芼""乐(音yao)",且都为四声字,反复吟诵,其听感是热烈的,如孔子评为证"《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乱,便是音乐结束时候的合奏了。
"我一定会一辈子对你好的!"君子信誓旦旦许下铮铮誓言誓言,于是,琴瑟和鸣,鼓乐喧天,其情意对天可表。真正的君子,不正是如此有责任有担当的吗!
声音有意义,声音会说话。吟诵,是真正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便捷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