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时候懵懵懂懂的,觉得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尝试一下。心里面想着以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且那时候是自信满满的,别人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也可以,只要自己努力就行。
我童年时候的梦想家是这样的:有一天看到小学仅有的一台电脑,觉得好奇,哇,这个电脑功能这么强大,居然能看这么多的电视剧,小时候心里面想的就是能看电视就好,因为家里的黑白电视就只有三个卫视可以看,没有什么可看的,然后就特别羡慕学校的电脑。
当时就萌发了这么一个梦想:我以后要当个电脑学家。这个念头到后来就只是想想,当时电脑的普及率几乎为零。
后面由于一次非典,我的梦想改变了。当时很多学校都停课了,很多感染了非典的人都被隔离,甚至有的直接就因此殒命。我当时就想我以后长大了要当科学家,专门研制药物,让更多的人得到解救。
到初中的时候,有一次语文课老师描述了一个地方风景优美,令人向往,当时他就提问了我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直截了当地告诉他:我想成为旅游学家。
02
初中是个分水岭,以前都是因为种种好奇,或是种种奇思妙想,萌生了各种梦想的念头,当时还小,没有什么条件,也没有什么能力,所有的这些梦想家就都只是想想而已。后面到了初三梦想就是要考个重点的高中,全身心放到学习上。经常补课,简直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地步。
到了高中依然如此,补课更加严重,除了周日的下午,其他的时间都是从早到晚的上课、自习。三点一线的生活在别人看来是充实,在我看来就是无趣、厌倦、甚至排斥,当时的梦想只要能上大学就行。就阿弥陀佛,谢天谢地了。
到了大学,当时第一节政治思想课,老师就提问你们来到大学是什么感觉,很多同学回答:寂寞、空虚、无聊、没意思。因为高中时那种学习的拼劲没有了,大学的课程相对轻松,时间相对充裕,人一下子不知道要干什么,特别迷茫。我也是如此,在大学里,我开始找不到目标,第一次不知道我的梦想是什么,糊里糊涂地毕了业。
03
从小时候的电脑学家,科学家,旅游学家,到高中,大学,再到迷茫。我的梦想就是这样越变越没的,我特别羡慕那些一直都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的人,然后朝着那个目标努力前进。
我时常在想,人越长大,阅历变多,想要的东西变多,却少了一颗力争向上的心。难道是知道自己永远达不到比尔盖茨那样的成功,或是小时候的梦想不切实际,所以没有奋斗下去的勇气。
毕业后这几年,就如行尸走肉般,人云亦云。我越发不能靠着单纯度日,我需要生存,所以我更改梦想而适应自己的“欲望”生活需要,生容易,活容易,生活却不容易。可是难道为了生活就变得迷茫了吗?
又或是看清楚这个世界成功的在少数,自己永远在多数的那一边,再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不如潇潇洒洒,怎么舒服怎么过。
又有的人说:人最重要的是开心,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无需为那些名或利烦心。只要自己身体健康就行。
后面我才知道这大概是消极者的想法吧。没有人甘愿平凡,那些说愿意平平凡凡过一生的人,其实是已经获得成功后回归本真罢了。
随着生活的压力,社会的不断变化,各种我所想要追求的,都需要我付出努力才能得到。没有经过努力后的成果,谈何舒舒服服、潇潇洒洒的过日子的,都只是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罢了。开心的过日子,身体不一定就健康,万一有一天身体抱恙,拿什么拯救?
04
一个真实的例子,身边的一位大叔年轻的时候在一家国企上班,每天混日子,下班后就打打麻将。到中年的时候,有一天国企倒闭了,自己下岗了,平时候也没学到什么技术,自己儿女上大学都靠借钱。现在每天起早贪黑维持一家的生活,日子过得比谁都苦。他常常告诉我们:年轻的时候不努力,到老的时候会加倍的补到你身上。
现在我深深地知道,自己这样看得到头的人生,一经风浪,就被吹得体无完肤。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和资本耗下去了,唯有努力,努力不一定有好的成果,但不努力一定没有成果。没有谁天生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只有不断摸索前进,就算踩到荆棘,也要忍受疼痛挺过,方能看到一丝光芒。
在梦想变模糊之后,依然摸索前进。越长大,越努力,越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