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金陵是六朝粉黛之地,旷世的繁华,在诗文里早已熟稔,一想起金陵,脑海中就有肥马轻裘倏忽即至,无尽的畅快。可是今夜我读《登金陵凤凰台》,心却陡然沉闷,悲怆不期而至。

都是李白害的。

李白这次履足金陵,已经六十有一,我无法想象彼时的他是否已现龙钟之态?李白也会老么?那个历抵卿相、心雄万夫、扬眉吐气、激昂青云的谪仙人,也会抗不住岁月的重击,无可奈何地毕现白发苍颜,伛偻以致于举步蹒跚?

是的,他会。时也运也,载沉载浮。再大的诗人,再大的才情,也无法脱俗,也唯有屈服。

曾经一个多么傲岸狂放的人!君王调羹,贵妃奉酒,力士脱靴,龙巾拭土,他求过谁来?到了老来,终于不得不摧眉折腰投靠了一个小小县令。

当然,这个金陵城外的当涂县令也说小不小------李阳冰。一代篆书大家,青史亦有名的人物。但他终归不是李白的铁杆兄弟,他与李白的交情谈不上有多浓,既比不得杜甫,也比不得孟浩然。李白投奔他,实在也是无可选择的选择。四海之大,但求一立锥之地也无。此际的李白终于明白,他的黄金时代已成过往,那些日试万言,那些谟猷筹画,尽皆付了烟云。

大抵人到老年,总免不了回忆。不管你喜不喜欢,有意无意,往事总在心底,硬是无从回避。36年前,他第一次来到金陵,那时他25岁。25岁,一个可以大把挥霍的年纪!事实上他也着实在挥霍。系马高楼,吴姬压酒,日复一日地相逢意气为君饮。青春年少的他,早已经名动京华,直达天听。满世界都在捧他,大众传媒都在传言:太白金星下凡了哦吔。

那时他在金陵,正是豪情满怀,“望长安于日下”,仿佛荣华富贵,可信手拈来。叵耐做诗毕竟不完全等同于做事,纸上来得终觉浅呀。皇帝是赏识你的诗才,礼遇之隆,无以复加,授你个文学花瓶,大无可大,可就是不让你参政,奈何?

并且花瓶也未做得长久,仅仅三年,他被“赐金放还”,给你一笔车马费,你爱去哪哪去。

那时的他,心犹未甘,毕竟还年轻,机会还有。文人的通病就在于每每将写文章和干实事混为一坛,偏痴地断定写得好文章就干得好事,还往往不服劝,即是撞了南墙亦死不认栽。李白哪里是个经略之才呢?永王谋反,拉拢文人入幕,一干人等避之不及,唯独李白愣头青,无怨无悔地进了贼船。政治远见?半点也无。果然不久就事败,永王自裁,连累得李白锒铛入狱。若不是后来赶上了大赦,他要将牢底坐穿。

你是诗人,那就做个纯粹的诗人罢!就在金陵勾留一世,那该何等风流?何等快活?从政不是你的专擅,长安居,大不易,为何硬是看不明白?

可叹长安梦终究挥之不去。《登金陵凤凰台》里最后一句“长安不见使人愁”将此心结暴露无遗。花甲已过,距离大限仅止一年了,他还在梦萦青云,残躯犹抱余心。

李白的宿命。

又未始不是千古文人的宿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空中语阅读 972评论 0 0
  • 今天中午,准确地说是下午,做了一个很奇特的梦,梦中好像有我,但是画风似乎是动漫,三维动画,我只是一个配角,但是梦见...
    霓衣风马阅读 318评论 0 1
  • 现代人情绪激动时,最好的宣泄工具就是社交软件,微信上一段文字,配个图,洋洋洒洒控诉个够,痛痛快快骂个够,咬牙切齿怒...
    小窗微风阅读 230评论 1 3
  • 风给人以凉爽也给人带来寒冷,不管你喜欢或者讨厌,它就是这么存在的! 有个这么样的人,他在我眼里就是那不拘的风,即使...
    一见卿如故阅读 473评论 0 0
  • 感赏老公回我的娘家参加姑妈的公公的葬礼,他先在武昌接了另两个姑妈,然后又接了几个亲戚,并在下午赶回武汉卖菜做饭,应...
    叛逆的榴莲阅读 166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