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译文】
凤凰台上曾有凤凰来游,
如今凤去台空,只有长江空自奔流。
吴国的宫殿,
已经成为杂花野草丛生的幽僻小径,
晋代的风流人物,
也已长眠于荒冢古丘。
三山云雾缭绕,
若隐若现,半隐天外,
江心的白鹭洲让江水两两分流。
奸佞之臣排挤贤臣,
如同浮云把太阳遮盖,
望不见京城长安,
让我满心哀愁。
【赏析】
崔颢《黄鹤楼》诗传为绝唱,还曾有李白为之搁笔叹服的传说。而《登金陵凤凰台》诗,则明显有与崔诗争胜的意味:不仅用同一个韵部的韵字,而且前两联也和崔诗一样以歌行之体入律诗。
但是,二诗的意蕴则有明显的不同,崔颢《黄鹤楼》主要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李白此诗除了诗题所言明的“怀古”之外,则还有“讽今”之意。
诗人怀古之处,乃是曾有凤凰来集的“凤凰台”,如今凤去台空,而吴国的繁华宫苑、晋代的风流人物,都已付之烟尘了。凤凰是象征着高士贤臣的,想必也只会在政治清明的时候才能出现。
那么现实如何呢?尾联的“总为浮云能蔽日”用陆贾“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之语,曲折地点出贤人不被重用的现实,至于远望长安,无疑是表现拳拳的报国之心。尾联是理解此诗的关键所在,读懂了它,我们自然能明白诗人感叹“凤去台空”、“晋代衣冠成古丘”的用意。
而这一用意,在李白于同一地所作的《金陵凤凰台置酒》中也能得到印证,诗曰:“借问往昔时,凤凰为谁来。凤凰去已久,正当今日回。……豪士无所用,弹弦醉金罍。……六帝没幽草,深宫冥绿苔”,与此诗一样,感慨乃系于令人不满的现实。而由于诗人把这种感慨放入怀古的幽思之中,又使诗歌显得格外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