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抄唐诗之十六:登金陵凤凰台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浮云蔽日,喻奸邪之障蔽贤良。汉陆贾《新语﹒慎微篇》):“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古诗十九首》:“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辑评:

《瀛奎律髓》:太白此诗与崔颢《黄鹤楼》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此诗以凤凰台为名,而咏凤凰台不过起语两句已尽之矣。下六句乃登台而观望之景也。三、四怀古人之不见也。五六七八咏今日之景,而慨帝都之不可见也。登台而望,所感深矣。金陵建都自吴始,三山、二水、白鹭洲,皆金陵山水名。金陵可以北望中原唐都长安,故太白以浮云遮蔽,不见长安为愁焉。(纪昀不同意方说:“气魄远逊崔诗,云未易甲乙,误也。太白不以七律见长,如此种俱非佳处。”)

《唐宋诗醇》:崔颢题诗黄鹤楼,李白见之,去不复作,至金陵登凤凰台乃题此诗,传者以为拟崔而作,理或有之。崔诗直举胸情,气体高浑,白诗寓目山河,别有怀抱,其言皆从心而发,即景而成,意象偶同,胜境各擅,论者不举其高情远意,而沾沾吹索于字句之间,固已蔽矣。至谓白实拟之以较胜负,并谬为“捶碎黄鹤楼”等诗,鄙陋之谈,不值一噱也。

《唐宋诗举要》:太白此诗全摹崔颢《黄鹤楼》,而终不及崔诗之超妙,惟结句用意似胜。

《诗境浅说》:(“吴宫”一联)慨吴宫之秀压山河,而消沉花草;晋代之史传人物,而寂寥衣冠。在十四字中,举千年之江左兴亡,付凭阑一叹,与“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句调极相似,但怀古之地不同耳。

《唐诗别裁》:三山二水可见,而长安不见,为浮云蔽也。有忧谗畏讥意。从心所造,偶然相似,必谓摹仿司勋,恐未属然。江宁北十二里有三山相接,城西南有白鹭洲。自方山河流至建康,分为二支,中夹一洲名白鹭。

《金圣叹评唐诗全编》:“江自流”,亦只换云悠悠一笔也。妙则秒于“吴宫”“晋代”二句,立地一哭一笑。何谓立地一哭一笑?言我欲寻觅吴宫,乃惟有花草埋径,此岂不欲失声一哭?然吾闻伐吴,晋也,因而寻觅晋代,则亦既衣冠成丘,此岂不破涕一笑?此二句,只是承上凤去台空,极写人世沧桑。然而先生妙眼妙手,于写吴后偏又写晋,此是其胸中实实看破得失成败,是非赞骂,一总只如电拂。我恶乎知甲子兴之必贤于甲子亡,我恶乎知收瓜豆人之必便宜于种瓜豆人哉?此便是《仁王经》中最尊胜偈。固非止如杜樊川、许丹阳之仅仅一声叹息而已。

附:

同崔邠登鹳雀楼

李益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萧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空中语阅读 988评论 0 0
  • 欣赏着同事激情四射地讲公开课,此时的我不再是她们中的一员,而是作为观众以学习的态度观摩着,心情说不出的轻松和复杂。...
    另一个起点阅读 193评论 0 0
  • 思考:很多时候都会希望自己的员工改变,提升。可现实往往会给你设很多路障,最后大多是你无奈的投降,因为你总是撞车。...
    王榕榕阅读 24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