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远虑隐其忧;家无远虑隐其灾;军无远虑隐其败;国无远虑隐其亡。”
偶遇《光战争》(出版于2015年7月),我用了一个星期读完,激动的心情不亚于当年读《超限战》,忍不住想把读书的感受记录下来。像是“义和团”的勇士发现了枪炮的功用,最大的触动莫过于对老旧思维观念的碰撞与撕裂。
一、概念的提出,源于天马行空般的“头脑风暴”
从书中学到“知音之交”一词。
“一个人在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人。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成为你的知音。即便是有些人是你最好的朋友,最亲密的知己,但未必是你的知音。一生遇见几个好朋友已属不易,能遇见一两位知音好友更属弥足珍贵。”
“光战争”是这样提出的。从一次“知音之交”的茶馆对话,到心血来潮的彻夜神聊,到沙龙活动的小型座谈会,再到轻松自由的研讨会,观点、概念、体系在思想碰撞中完善成熟。
看似谈论的纯属“吃饱了撑的”话题,传递的却是指点江山的激情,纵横捭阖的视野,无私无我的状态,以匹夫之责独善其身、获高山流水之感的担当和情怀。
二、创新的“范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人们常常因思维禁锢在旧的概念框架中而举步维艰。一个新概念的提出,可以拓开一片新的思维天地。
进入后工业、自工业时代,创新者观察的视野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过去是:历史——现实——未来;现在是:未来——现实——历史。
随之而来,创新思维“范式”发生了根本变化。过去是:实践——技术——理论;现在是:理论——技术——实践。
与之相联系,军事创新的“范式”也随之发生根本变化。以前是:科技进步——武器装备——军事理论——编制体制;现在是:军事理论——科技进步——武器装备——编制体制。
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创新逻辑已变为:提出概念——形成构想——实验假设——改进假设——演示验证——发展和改进军事能力。
三、“创新”的主题贯穿全书
书中谈到通过概念创新引领思维创新。例,上世纪80年代,有家窗帘公司濒临倒闭,咨询智囊公司说,把窗帘公司的名字换成遮光公司;还有家玻璃瓶公司,在经营衰退时找到咨询公司,智囊们的意见是,把玻璃瓶公司改为容器公司。名字一改,思路大开,经营方向随之得到调整。
概念创新,并非脱离实际玩弄文字游戏,或是新瓶装旧酒。只有那些有思想含量的新概念,才有引领作用;华而不实的概念,只能把人们的理论思维引向歧途。
书中谈到用“熵”和复杂性方法论等科学方法进行创新,谈到自主式系统、定向能武器、3D打印技术等战略性颠覆性技术(可以改变“游戏规则”的新技术)创新。
还谈到把握东西方军事文化融合。在不同思路的交叉点上,不同信息风云际会,不同的知识繁花荟萃,不同的理念争锋比锐,由此形成互动与共振,最容易产生创新的雷电。
四、一些独到的观点,启示未来
书中总结了20多年来世界军事变革的经验,综合分析世界军事科技发展的新情况,预见战争形态的全新变化,提出了具有引领意义的新思想、新观点,对改革转型,规划未来,有重要启示。
1.所谓光战争,是基于自主系统(无人作战系统)以光武器为主战武器的战争。
2.所谓战略眼光,就是认识未来的眼光。新军事变革是个持续创新的过程,信息化军队本质就应该是一支创新型军队,创新力才是有长远意义的战略能力。
3.未来战争使“观察——判断——决策——行动”(OODA环)近于适时化,要求信息流程愈短愈好,中间环节愈少愈好。淘汰指挥阶梯长、指挥跨度小的“树状”指挥体系,重构层次简明、机构精干、关系顺畅的“扁平化网状”指挥体系,并由此产生出“分布式指挥”的方式(物理分散,智力集中;分散参与,集中决策)。
4.老人家的“运动战”、“游击战”、“有生力量”、“内线中的外线”、“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等思想,至今闪耀光芒,照亮前方。
5.提出不概念,绝不会创造出新理论;创造不出新理论,绝不会走在前列;不能走在前列,绝不会成为新规则的制定者;不能成为新规则的制定者,也就难以赢得主动权。
6.固守的定势思维排斥新技术、新样式、新形态,不愿冒风险接受新东西,对可能改变的局势却缺少危机意识、风险意识。变革是个战略行动,不仅需要理论指导,更需要把理论变为人员的共识,进而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7.观念决定选择,选择决定方向和路径;发展道路的不同选择,才是战略性的非对称。
文/四种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