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
岐山三中九六班 王晨玥
“叮铃、叮铃、叮铃......”春日的晨雾中,飘来了手铃的脆响和孩童的嬉笑。
缓步上前,挑开一缕轻雾,只见不远处有几个孩子在花间扑蝶。正是四五岁的年纪,如同正在绽放的朝花,在暖阳下,笑得纯粹而又烂漫。周边的石凳上围着几个大人,时而举起相机为孩子们拍照,时而看向花丛,浅笑。不知是谁轻唱起童谣,轻快的歌声在软风里回荡。
华灯初上,暮色翩跹,渐浓渐密,远远听得一个灵动的声音在身后念起——“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随着这声音起吟的,还有清脆的童声,原来是附近小学的老师领着孩子们在暮色里吟诵诗歌。鸟儿叽叽喳喳,一点儿也没有归巢的意思,婉转的叫声在身畔不时响起,仿佛与孩子们一唱一和。身边的温度一点点暖了起来,是夏天到了么?
白雾忽被风吹淡,雾的那头仿佛有人拨弦浅唱:“空山无人处,闲花自开落,抚琴与天地,寄情与山河......”不禁驻足细听。雾又淡些,隐约能看到一妙龄女子坐于琴前轻拢慢捻。她的歌声又飘过来:“忽闻有琴音,渡水穿林来,高山会流水,天然一楹联......”
一曲毕,女子扶琴站起,衣袂飘飘,抱琴向雾浓处隐去了,如穿越而来的西子。
软风扔在轻拂。一时间,说童谣的孩童,诵诗的学生,吟唱的少女一一在脑海浮现,仿佛有一根无形的丝线,将三幅画面连到了一起,心中顿时明朗许多,连日的阴霾也一扫而空。
岁月是一首诗,一支歌,一场不期而遇的邂逅;成长是一支歌,一首诗,一场破茧成蝶的蜕变。
风畔倩影渐消,柔柳顾盼依依,唯有那歌儿的回声,仿佛还在天地间萦绕。
【教师点评】
春风如醉,岁月如歌,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岁月有着不同的感慨。习作中,小作者以温情的笔调,刻画了“说童谣的孩童、诵诗的学生、吟唱的少女”,画风唯美,语言唯美。柔稍披风的细腻里,流淌着岁月的点点滴滴,读来仙气十足。不过,如果带些烟火气,内容可能就更具体可感了。(指导老师:侯会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