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摘抄总结
1、凡是能用钱买的其实都是便宜的。
想起一句话:“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是大事。”
2、绝大多数人的基础观念就是错的——绝大多数人骨子里就是认为钱是最重要的,因为他们在生活里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赚钱的困难,因为困难,所以难得,因为难得,所以重要……看似逻辑相当严谨。
警惕错误观念!
3、从价值上来看:注意力>时间>金钱。正确的价值观是:要用低价值资产换取高价值资产。
4、之所以你的时间能够卖出去,就是因为总体上来看花钱买时间更划算啊!
5、凡是能用钱买来的时间就是便宜的;凡是能用时间换来的注意力持续就是有价值的。
6、为恰当的产品或者服务支付恰当的费用,以便换取时间或者效率,其实不仅仅是对创造者的尊重,更深层次上,是对自己的尊重,对自己未来的尊重——付费可能是你自己未来收费的基础。
在使用盗版软件、用淘宝购买便宜的账号或充值卡、当你向专业人士免费索要专业意见……要想一想,这样好吗?
7、绝对不要负债付费:借来的钱是有成本的(利息),尽管借来只是瞬间的事情,可它随后就要耗费你的时间,还不上或者还得累的时候,它会消耗你注意力——所以,千万不要误以为借钱的成本只有利息,以后你会知道,利息不算啥,时间和注意力才最可惜。
李笑来不推崇贷款买房,因为还款的压力让我们无法正常地思考,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在自我成长上。
8、在工具上省下的钱,都会变成麻烦回来纠缠你。
在使用盗版软件、用淘宝购买便宜的账号或充值卡……要想一想,这样好吗?
9、麻烦守恒定律:麻烦总量一定,解决麻烦只是一个分配问题。人承担一部分,工具承担一部分,人需要投入的是时间和注意力,工具需要投入的更多的是金钱。
10、很多时候,最可怕的事情甚至不是“得到后的失去”,而是从来就没有得到过,进而不觉得自己失去了什么。
没有体会过学习快感的人,不知道学会某项技能之后自己的生活会有多大改变,进而不觉得现在的生活有什么糟糕的。他们通常还会振振有词地说:“我不会也没损失什么吗?”
自己不亲身经历一次,就没法知道另一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优秀是一种习惯!优秀的人体会过学习的快感,体会过认真、刻意锻炼后给自己带来的另一个美好的世界,从此处处对自己高要求,处处争取达到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刻入骨髓。
11、用钱买时间和注意力只是手段,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提升自我。旅游也只是手段,目的是为了放松自我。不要沉迷于手段,而忘记了最初的目的。
12、有没有人听你说话,很可能不取决于你说的对不对,而在于你有没有说话的资格。
一旦别人听不进去你的建议时,不妨提醒自己,努力成为那个能够说话的人。
13、没有什么好自卑的,让别人说风凉话去,我们还有好多正事要做呢!
二、个人体悟
我的父辈经历过物质严重匮乏的年代,勤俭节约是他们奉行了一辈子的准则,即使到了现在,他们依然过着与拥有的财富并不匹配的节俭生活。从我十几岁开始,爸爸就向我们灌输他花钱的理念:“该花的钱要花,不该花的钱一分不也能花。”但哪些属于“该花的”,哪些属于“不该花的”,我一直没弄明白。没有一个正确的金钱观,在自我成长的路上一路跌跌撞撞、处处碰壁直至鼻青脸肿,最最关键的是时间的流逝没有换来应有的能力成长。
这一个简单的不等式(注意力>时间>金钱)化解了我几十年来的疑问,终于让我明白了能够换来时间用于注意力持续上、用于自我成长上的钱就是“该花的钱”。细思极恐,之前由于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我已经浪费了几辈子(七年就是一辈子)的大好时光:
1、大学时,做家教、派广告……浪费了多少本可用来打磨技能和学习的美好时光;
2、为了省一两元的公交费,甚至会花一个小时步行前往目的地;
3、为了找到免费的视频、电子书等资源,花费大量时间去网上搜索;
4、本想请钟点工来打扫卫生,爸爸说:“你家没多少东西,自己干吧!”
5、为了找到“性价比高”的商品,我可以一整天花在淘宝上挑选、比对,最后沾沾自喜,因为找到了便宜一二十元的“好东西”;
6、为了等到超市晚八点后蔬菜、面包的打折,可以把晚上的黄金时间撕成几片;
7、网上买了不满意的商品去退货,与店主一顿互怼,不仅东西没退成,还带来了坏情绪,对损失金钱的痛心、对自己错误选择的懊恼,造成一天、甚至数天注意力无法集中;
8、网上采购的家具,为了省钱,需要自己从一楼搬到五楼,并且要亲自动手组装,结果自己组装出来的效果差不说,还把自己累个半死,歇了好几天才缓过劲来,注意力根本无法集中;
……
想起今年一月底的一件事:一个前同事来深圳开会,因为深圳离香港近,他就计划带着老人和孩子一起来深圳,他在深圳开会的两天时间,找旅行社给老人和孩子安排香港两日游。他不知从哪里拿到一张国旅的广告单,上面宣传的香港游价格相当低,明显低于成本价,但经他反复与旅行社核实,旅行社承诺绝对不安排购物,他才放心地把老人和孩子送上了旅途,自己安心开会。谁曾想,两天后老人和孩子带着一身屈辱回到深圳:旅行团被带到一个屏蔽了手机信号的购物点,不购物就百般侮辱你,让你不得不掏钱,想给外界打电话求助也拨不出。孩子和老人都没经历过这样的屈辱和恐惧,之前旅行社承诺的多个景点也没去成。前同事咨询我怎么处理。根据他介绍的情况,我分析他家人是碰到了冒充“国旅”的黑旅行社,你去告他都不知道被告的主体是谁。前同事本想花小钱办好事,结果钱没少花(往返香港的交通费花了),事没办好(香港还是没有游玩好),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注意力去处理事情和安慰家人受伤的心,实在是得不偿失。其实只需要一点点逻辑思考,就应该想到商人绝对不会做亏本的买卖,高于团费的成本一定会从别的地方弄回来的。“在经济允许的范围内,选最贵的”绝对是经验之谈!
另外一件自己经历的事情:一位认识的人(以A来代表)出售自己的房产,与买家刚签订了合同,结果政策突变,当地开始施行限购。如果他卖掉房产就没办法按原计划换新房子,因此A决定房子不卖了,与买方发生了分歧。在协商阶段我为他免费出谋划策,但毕竟因为A违约了,最后还是被买方提起了诉讼。原以为A会委托我给他代理案件,让我意外地是,A认为他已经有损失了,很可怜了,我应该免费给他出法律意见,然后他自己去应诉。“为恰当的服务支付恰当的费用,以便换取时间或者效率,不仅仅是对创造者的尊重,更深层次上,是对自己的尊重,对自己未来的尊重”,最终我没有接受免费代理的要求。A按照自己的观点走完了审判流程,得到一个并不好的最终判决。这时候又找回我,愿意花钱来对抗法院的执行,但这时候已经晚了,生效的判决谁都无法改变了。这或许就是不愿意用钱来解决问题带来的麻烦和后果吧!在一个自己陌生的领域摸索和亲力亲为,浪费了大量时间和注意力,钱最终并没少花,反而更多。
至于什么事情需要亲力亲为,什么事情可以外包给其他人——用钱来换时间和效率?我做了以下一个测算(按照一年251个法定工作日,每天7小时工作时间计算):
1、如果年薪25万元,则每天收入约1000元/天,每小时收入约150元/小时;
2、如果年薪40万元,则每天收入约1600元/天,每小时收入约230元/小时;
3、如果年薪50万元,则每天收入约2000元/天,每小时收入约300元/小时;
……
根据自己的收入(我认为应该按照短期未来可实现的收入)计算,如果你投入做某事的时间换算出的金额远大于你请别人做而支付的费用,那么你就可以考虑请人来做,省下的时间做对自己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事。
三、实践心得
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做指引,一切选择都水到渠成,只要能够换来时间、能够换来注意力持续、能够换来自我成长的花费,都是划算的,以下是近半年来的实践:
1、付费订阅专栏提高认知,付费学习工具提高工作效率;
2、本周不小心弄破了共享服装平台上租来的衣服,简单问了一下处理方式后马上掏钱解决了问题,然后注意力立马切换回工作上。如果换以前,肯定要讨价还价,说我不是故意的、你们衣服质量差、我是你们VIP你一定要给我打个折之类的……一顿抱怨后肯定影响情绪,注意力肯定无法很好地集中在工作上;
3、付费成为视频网站的会员,不仅省去了看广告的时间,还可以看到更多优秀的电影;
4、给手机换成了不限流量的套餐,这样就不用总是担心流量是否超标(注意力不会被分散),可以在路上听音频(比如听“得到”、BBC等不用提前下载),随时随地可以用手机的热点给电脑联网,随时随地可发送邮件和办公;
5、虽然办公区域配备了扫描仪(与打印机一体),但经常需要排队使用,也会有卡纸的情况,扫描速度也不够快。于是自己购买了比较先进的扫描仪,随手就能快速扫描,一方面办公用,另一方面也会把纸质书扫描成电子版方便存储和随时阅读,大大提高效率。
四、改进措施
在付费购买节约时间的工具、以及花钱换来注意力持续和个人成长方面,虽有所进步,但那些钱还只能算是小钱,还需要学学成功人士步子迈得大一点。比如罗永浩在很多年前的打工阶段,年薪60万的时候,每年仍然存不下钱,应该都是投入到个人成长中去了吧!李笑来一到过年的时候,就花钱住进酒店,换取环境的清静,专心做自己的事情。
接下来的时间,我想到先从以下2项开始突破如何用美元付费:
1、从阅读第一本英文原版书开始,已让朋友下个月从美国带回李笑来推荐的文森特.鲁吉罗的《超越感觉》(Vincent Ruggiero,Beyond feelings: 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接下来要学会在亚马逊上购买原版书;
2、工作中会碰到打不开外国网站的情况,要学会如何顺利地上国外网站,获取需要的信息。
五、提出问题
花小钱买别人的服务或购买工具,用这样的方式节省时间和让自己注意力持续不难做到。如果花费的钱不是小钱,逐渐增大,那要大到什么样的临界点就决定自己亲力亲为呢?
打个比方:客户委托我一个很常规的业务,付费1万元。如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有人1000元愿意做,那我会毫不犹豫分包给别人做;如果别人出价5000元,我也许会愿意接受各赚一半的结果;但如果别人出价8000元,也许我就考虑自己做了,因为分给别人一大半,自己不划算了。但仔细想想,你其实只花很少的时间(任务分包时会花费些口舌,以及过程的管控),还有2000元的收入,用省下的时间做更有价值的事或者提高自己以后能带来更多收益的技能,这不是更好吗?但目前的现实中,我一定会选择亲力亲为。
用金钱换时间,选择的临界点如何确定?如何让自己有更大的视野和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