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句谚语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
姜子牙,姓姜,名尚,字子牙。商末周初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周朝开国元勋。渭水之滨垂钓遇到西伯侯姬昌的故事相信大家也不陌生,那么问题来了,为啥姜子牙被后人称为姜太公呢?
这其中的缘由原来是这样的:
姬昌在朝歌忍辱负重,后被二儿子姬发设计逃离生天,立志要让周国强大,灭掉商纣,一方面为民除害,另一方面替大儿子伯邑考报仇雪恨。
但空怀远大志向并不靠谱,必须要有文武全才的大臣辅佐他。有一次姬昌梦中梦见一白发老者,天帝告诉他这个人将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愿望。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姬昌在渭水旁见到了白发老者,但很奇怪白发老者用的是直的鱼钩,并且没有放鱼饵,姬昌很是困惑便问道:您这种钓鱼法,能钓到鱼吗?只见老者气定神闲的答道:此法虽然奇怪,但自有愿意上钩之人。
姬昌听到这里,更坚信这位见识卓越、学问渊博的老者正是自己所要寻访的大贤之人,于是两者互通姓名。
姬昌一听到此人名叫姜子牙,赶紧又拜了下去,并说道:“我祖父生前对我说过,将来必定会有一个姓姜的圣人来到这里助我兴周,共谋兴国大计。我们周不久就会兴旺强大,我知道您就是祖父所说的那位贤人。”
原来姜子牙是西伯侯祖父盼望已久的人,所以人们尊称他为“太公望”,又因姓姜,故被尊称为“姜太公”。
这也就有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著名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