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长反映“孩子脾气大,遇到问题就会发飙,尖叫,哭闹,摔东西,甚至打人……”
发脾气是孩子发出的求助信号
从心理学上讲,孩子发脾气其实是对自身无助或无力解决的事情,做出的一种“偷懒”反应,也是对你发出的一种变相的求助信号。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给出了大象和骑象人的隐喻。
海特认为,我们大脑里面内在有两套系统:系统1负责情绪唤起,它比较“情绪化”就好比桀骜不驯的大象。系统2则会试图去控制系统1,就好比理智的骑象人。
这两个分裂的系统,在情绪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某个情绪信息,尤其是愤怒,焦虑,恐惧,危险等负面信息传入大脑时,系统1本能地产生剧烈的反应。就好比一头大象横冲直撞闯入了我们大脑的后花园,场面很难控制。
想驯服它,就要激活系统2,请出骑象人。然而孩子的大脑发育并不均衡,分管情绪仍系统1早早发育成熟,而分管理智控制系统2却要到20岁以后才能完全成熟。
孩子的脾气上来之后,跟他讲道理,结果只能是两个字"无效!",主管理智的脑区不在工作状态,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的。
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
三个步骤,当好孩子的“骑象人”。
描述情绪——分析情绪——反思情绪
让你帮助孩子把理智层层渗透到情绪里。
第一步,描述情绪,让孩子明确他的情绪。
《爸爸去哪儿》节目中,黄磊的女儿多多,因为住宿条件太差闹起了情绪。
多多对爸爸说:“不知道为什么,我在这边不那么幸福。”
黄磊问她为什么,她说不出来,只是说“我在这边就是想哭。”
黄磊问她:“你不喜欢这个房子,对不对?”
这就需要家长帮助孩子来表达——借家长之口,帮孩子说出他的情绪,这样孩子的情绪已经释放了大半。
第二步,分析情绪,让孩子明白自已发脾气的原因。
明确了多多心理落差之后,黄磊继续帮她分析。“要知道是这个样子,你就不选这里了,你有点后悔是吗?为什么不喜欢这里呢,因为这里只有一张床对不对?”帮助孩子表达出情甜的前因后果。
接下来,黄磊又说:“这个房子我喜欢,你知道为什么呢?第一,我很久没有睡过这种上下铺双层床;第二,我在这里碰到了好多小朋友,刚刚他们唱的歌好不好听?他们对我们是不是很热情。”
多多点头。
这其实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情绪调节策略,叫认知重评。
心理学发现:孩子的情绪不是来自于事情本身,而是来自于你——孩子最在乎的人,对这个事件的解读。
用认知重评来调节情绪,能降低人的负面体验。
第三步,反思情绪,遇到问题找办法。
目的是和孩子一起回溯整个事件过程,理清情绪的发展过程,再次强调调整情绪方法。
引导多多从正面看问题。他又引导多多:“你去摸摸自已的床,是不是软软的,有垫子?你再摸摸当地小朋友只盖了一层布,他们为你准备了垫子……”
让多多发现小美好,内心的情绪发生转变,通过这种方式,黄磊给多多树立了一个正确们世界观,又给多多一个坚实拥抱。通过这种方式,给孩子情感支持,让孩子能够快速修复情绪的关键点。
Dr.魏的小提醒:
对应发脾气的孩子,强调一个原则:先处理情诸问题,再处理行为问题,需要给孩子一个缓冲。
情绪宣泄很重要,哭很重要,而且相当有用,等孩子情绪缓和之后,愿意跟你对话时,再采取上述三个步骤,帮他疏导情绪。你会给发现,其实每个脾气暴躁的孩子,都有很“天使”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