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讲澳大利亚是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因为澳洲畜牧业发达、矿产丰富;人们常常赞美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因为他们擅长骑马;而开封,除了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也是一座坐在电动车上的城市,因为电动车已经成为了开封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前段日子到开封旅游,一出火车站的大门,就看到车水马龙,这车水马龙之中,至少有一半是电动车和自行车。
我也扫了一辆共享自行车,混入眼前的电动车大军,向目的地驶去。
我到过很多城市,每到一处,我就会认真地观察这座城市的交通、饮食、商业和景点,聆听不同风味的方言,方言中可以听到祖先的声音。在我到过的很多城市中,开封很特别,特别之处之一就是它的电动车太多了,同时它的非机动车道非常宽阔和完备,这是中国大多数城市所不具备的。
我蹬着自行车,骑在宽敞的开封大街,主街上的自行车道至少可以容纳三辆电动车并排行驶,最窄的地方也能并排驶过两辆,在开封骑车,很舒服,很自在,很少有汽车占用非机动车道,一路上除了红绿灯,几乎畅通无阻。
只要不赶上早晚高峰,平时绝对没有拥堵。不巧,我在下午五点多到站,赶上了学校放学、单位下班的晚高峰,学校附近和市中心的非机动车道人满为患,到处都是接孩子的家长,家长们人人骑着一辆电动车。
我在拥挤的电动车海洋中艰难地前进,人声嘈杂,四处都是地地道道的河南话。
开封的电动车千奇百怪,有没有牌照的像小汽车一样的电动车,有缩小版的三轮,后边没有大的斗子,只有两个小座位,还有拉客的电动车,骑车的人在前,客人们坐在后边的塑料棚子里,其余的就是我们日常见到的电动车,还有为数不少的共享电动车。
我常常看到,机动车道里的汽车很少,坐公交几乎没有遇到堵车,公交车司机都在一路狂奔。相当大一部分的交通压力,都被电动车所承担。开封中心城区相比其他大城市来说并不大,任意两个重要地点之间相距并不遥远,骑车完全就可以,这也是开封电动车比较多的原因。其次,人们的经济收入也决定了他们出行的方式,只有收入相对可观的家庭才会选择购买私家车。而电动车物美价廉,成为绝大部分普通市民的出行工具。
在离开开封的最后一天,我决定骑着电动车去转一圈。因为晚上的火车在12点多,我不想早早坐在候车大厅发呆,于是我吃完晚饭就骑着共享单车逛了起来。
我只确定了一个大致的方向,从开封站向东再向北绕主城区一圈,多年骑车的经验让我驾轻就熟,在夜色中也能轻松前行。
开封的夜景很美,夜晚没有太阳的暴晒,清风拂面,骑在电动车上的感觉惬意极了。我兜兜转转,看到了灯火璀璨的清明上河园,看到了高处的龙亭,看到了金碧辉煌的大梁门。夜晚的开封是另一个开封,虽然还是那些古建筑,但是现代的灯光已经让它们焕然一新,在夜晚重新焕发了生命。
古人只有幽暗的烛光,只有微红的灯笼,他们即使有圆明园、阿房宫,也无法领略夜晚的灯光璀璨。
骑行在夜晚的开封,即使在深夜也有无数电动车与我擦肩而过,有像我一样看夜景的游客,也有刚刚下班的打工人,也有穿着高中校服的学生。再过几天就高考了,他们还在上着人生中最后的晚自习,下了晚自习骑着电动车走在开封的灯光下,踏上回家的路。
最后,我把电动车停在了火车站门口,对开封说再见。我会记住这样一座美丽的城市,记住清明上河园,记住街道上的电动车海洋,在我的记忆中,这是一座坐在电动车上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