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疏迹远只香留”,是李易安写桂花的句子。“情疏迹远”形容得是很恰当的,走在路上,忽然闻到一阵香,幽微飘渺,还以为是哪位擦肩而过的女史留下的香味,但仔细探寻一番,才知是校园里角落里那一两株桂树开花了。这种低矮的树种,生长很慢,其貌不扬,若不是这淡雅的香气暗暗侵来,是没有人注意到它的,这仿佛是平常一个不起眼的朋友,不经意间才华崭露,不恃才傲物,不盛气凌人,这种情疏迹远怎么能不让人喜欢和佩服呢?所以我一直偏执地认为,桂花就应该几株几株的种,不能多,桂树一多,香味一浓,便如一个过度装扮不知收敛的女人,没有那份闲雅了。
不过这个时节去杭州赏桂,如去满觉陇翁家山一带,则断不能有“情疏迹远”的体会的,因为满山遍野都是桂树,有高至数丈,有矮若灌木,路头短墙边村落里或者庙门旁到处都是,其香味之浓可以说呛人口鼻,换杭州话就是“香得凶”,太过于霸道了。但话说回来,所谓的满陇桂雨,只教用鼻子去闻还在其次,视觉的享受才是主要的。中秋过后,这一山的丹桂银桂的花蕊落了满地,如地毯,如明霞,清风一吹,扑簌扑簌,犹如下着桂花雨,据说还有村夫野僧清晨一早会到树下扫桂子,这雅人深致,它太香的缺点也暂时可以原谅了。
去翁家山赏桂的雅士,除了碰到下雨的变成落汤鸡的徐志摩,郁达夫也算一个。他的小说《迟桂花》里,发生的地点就在南高峰下的翁家山。自然,郁达夫的小说,我喜欢他其孤寂、抱病,自问自答的内心描写,所以开头他托朋友之手写的那封信,最有意思,有点《沉沦》或者《春风沉醉的晚上》的神韵。至于翁家山,我也只谈得上经过几次,第一次是去看老龙井,忘记了什么时间,并不记得当时是否有桂花可赏,第二次是骑车游遍龙井满陇,虽也在金秋时分,但意在骑车之趣,也不知旁边真还有一处名为“迟桂花”的胜迹,现在若是知道,怕是定要坐下来喝一碗郁达夫那碗有桂花味的茶,能在山中住下来更好,可以体验文中暮色下远眺静谧的山景和寻寻落叶空山的迟桂花了,只怕找不到他的朋友翁则生那样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