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旅行——宏村之行(二)

        从南湖书院旁边小路往里走,会看到一条缠绕全村的清澈水渠,俗称"牛肠"。有人称它为中国最早的自来水。为了合理卫生的利用这条水系,汪姓族人自古至今规定:每天早晨八时前为汲取饮水时间,八时以后才可浇涮。

        这条时隐时现的牛肠从家家户户的门前流过,绕屋穿户,源源不绝。每条显露在外的水渠上都有几条石板挡着,据说因为路窄,古人相互让路时搭脚用的。古人的智慧真是可见一斑啊。

时隐时现的水渠——牛肠

      沿着牛肠看宏村,有种儿时捉迷藏的感觉,窄路高屋,每一处都很相似,每一处又都不同,就在一行人在窄道上兜兜转转的时候,忽然眼前又展现了另一副水墨风景图——月沼,白墙碧瓦飞檐环绕着半月型的水塘,水塘清澈见底,如同半个月亮爬上来,让人顿时惊叹不已,是谁,如此巧思,勾画出水如半月倒映屋的意境,大家纷纷倚栏拍照想把自己和这绝美的盈盈一水间融为一体带回去永久保存。我手持相机避开人群,不断思索着要怎样的角度光影才能配得上古人的审美和智慧。

月沼(牛胃)——半个月亮爬上来

        来到这里,导游向我们介绍宏村最重要的建设者——胡重娘,一个明代小脚女人。重娘是明代永乐年间人,是西递(离宏村不远处以胡姓子孙聚族而居的古村落)人,嫁到宏村给汪辛为妻。胡重娘笃信风水,有感于宏村汪姓宗族不够兴旺,祖辈不断遭受火灾,族人生存环境较差,于是敦请丈夫请来父亲的挚友,有“国师”之称著名风水先生何可达来宏村重新勘测规划。当时汪辛在外面做官,家中大小事情都由胡重娘做主。为了把宏村建设好,她一个小脚女人,抛头露面,每天坐轿陪同何先生在外奔波,详细调查研究山脉河流走向。历时十年,最终完成了引西溪水进村入户,建成牛型村落的总体设计规划。

        1407年前后,重娘丈夫、时任山西粮运主薄的汪辛出白银一万两,首先把村中的一泓天然泉水开掘为月塘,作为“牛胃”。据说开挖月塘时,很多人都主张挖成一个圆月型,而重娘坚决不同意,她认为“花开则落,月盈则亏”,只能挖成半个月亮,重娘意见被采纳,月塘最终成为“半个月亮爬上来”。

        好一个月盈则亏,重娘和那个时代的女人丈夫都在外做官、经商或做事,只有女人留守家中,一年团聚不了几回,重娘和这些女人多希望能和丈夫长相厮守,不要一团圆就别离。这份深情如水般流淌在宏村的月塘里,永不枯竭。胡重娘这个宏村历史上唯一一个画像进入祖宗祠堂的女人,有胆有识,有情有义,让我们禁不住对宏村的热爱里又多了一份敬重和浪漫。

月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