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时期,有位读书人,特别喜欢古玩,碰到真的好的古玩,不管多贵都想买。
有一天,有人拿了一个草席,说:“当年鲁哀公向孔子请教国策的时候,这是孔子坐过的草席。”他一听,这是好东西,拿自己所有的田地,跟人换了草席。
过两天,又有人拿了一个拐杖过来说:“当年周太公逃难的时候,用过的拐杖,比孔子那个草席早好几百年,你拿什么换?”他就拿家里全部积蓄,换了这个拐杖。
又过了一段时间,又有人拿一个快腐烂的木碗,过来跟他说:“那两个都不算早,这是夏朝的木碗。”他深信不疑,把房子及其他家当全都抵给对方,换了一个木碗。最后他有三件宝物,但其他的什么都没了,他只能披着鲁昭公时期的一个草席,拄着周太王的那个拐杖,手里拿着一个夏朝的木碗,沿街乞讨,还一边拿着碗,一边问,太家有没有姜子牙时期铸造的铜币?赏我一文钱吧。
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他喜欢古玩,那是他的我执,他不惜一切代价,要换这个执,我们每个人的我执不一样,但是,你要仔细审视的话,会发现,你也可能用了很多珍贵的东西,去换几样我执着,最后空拿着几个“宝物",无法安身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