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像一粒种子,给他充足的阳光、土壤和水分,剩下的就期待他长成可以成为的样子。
相信很多宝妈都有这样的经历,孩子在很小时候喜欢抱着一样东西入睡,对他来说,离开了这个东西,他就会大哭大闹睡不着。我的女儿也是一样,喜欢抱着一张橙色被子入睡,这张被子是她从小用到大,现在都十年了,早已经开始发旧,可是女儿还是不依不挠,无论何时何地,就算回农村过节、去旅游度假,宁愿舍弃其它行李,这张被子她总要带着一起,晚上抱着睡觉,甚至谁不小心碰了一下她的被子,她都会急哭。
为了这个事情,家里人多次提出并且通过不同方式去阻止:
都长这么大了,还要抱着这么一张被子,多丢人啊。这是一个坏习惯,睡不着就自己躺着,躺倒睡着为止。
我给你换一样东西,换个小巧一点的东西。
已经很多行李了,再带这么一张被子,车里行李箱装不下了。
怎么说了多次都还是不听,别人家孩子小时候用安抚奶嘴睡觉,你都这么大了,还要抱着被子。
你一定要戒掉这个,这个太不像样了,我都替你害臊。小时候我们还允许你这样做,现在长大了,就得改过来。就是一直以来太惯着你了。
女儿又着急又委屈,对于这件事,我觉得,既然孩子有这个需求,那就满足她,让她抱着这张被子睡觉好了,也不是什么大事。相信她自己可以调整好的。她这样做,一定是有她的道理或者动力,我们只扳她的表面行为,治标不治本。
我曾经问过女儿,为什么一定要抱着这张被子。她告诉我,因为这是她小时候我送给她的,她觉得妈妈离开家的时候,她觉得想念妈妈的时候,就可以抱着这张被子,有了这张被子,就感觉是妈妈在身边一样,久而久之,她就喜欢并且坚持要抱着这张被子才能入睡了。
于是,在我的坚持之下,家里人这个事情就这么不了了之,女儿这个行为也慢慢变得合理化了,家里人也不再强力阻挠或者批评她的这个行为,而是顺其自然。慢慢地,随着进入了四年级,她开始可以自己单独入眠,不再需要抱着被子了,有几次回去农村,她也可以不用坚持带着被子了。
我知道,她已经开始建立起属于她的安全感了,她内心的力量强大了,自然会生发出独立自主的渴望——就像种子要破土发芽一样,这是生命的本能、天性。
我也相信,她会慢慢积攒起更足够的安全感,获得足够的情感支持,我需要做的,就是为她提供适宜的土壤、阳光、温度、水分,还有耐心。环境适宜了,养料足够了,生命自然会发芽、成长。
而很多时候,我们经常做的,却是揠苗助长。
如果我一开始,像其他人一样,通过一些行为活动来训练她这个睡眠行为,例如强制她不能抱着这张被子,或者是换成其它东西,不停教她数星星、数绵羊等等来训练、矫正她入睡的行为,女儿也是一样可以调整这个习惯,但是,我却忽略了她内心的需求,看起来她是大人喜欢的“独立”而已,我这个就不是“教育”,变成了“训练”,只关注行为,却忽略了她行为背后的心理和情感。
我们在教育中,很容易做的一个事情是:把教育当成了行为训练。
小儿子做作业不用心,喜欢打扰哥哥,让哥哥也不能专心,哥哥急得掉眼泪,小儿子在一旁哈哈大笑。家里人也经常跟我抱怨,我一开始也是严防死守,让家人在一旁陪读,无时无刻像盯贼一样紧盯着小儿子,只要他表现出要逗弄哥哥的萌芽,就立刻阻止。这样就变成了一场兵与贼的游戏,总有那么一些时候,小儿子会逮到机会钻到空子捉弄哥哥的,把哥哥弄哭。
这样,改变的只是行为,改变不了内心的 动机。像打地鼠一样,压下去这个问题,另一个问题又冒出来,让我焦头烂额防不胜防。
真正的教育,是“看到”孩子本身,看到他本来的样子,尊重他的生命发展规律。看到他们内在的情感需求和动机。
就好像小儿子一样,他其实希望是我们对他更多的关注,这个时候,抱他一下,告诉他,其实妈妈非常爱你,或许比绞尽脑汁想出一系列应对措施来得更自然。
孩子的面孔很多,有可能是桃树、梨树、或者杏树,我们总不能要求全部结的果实都是梨子,不要违背生命本身的发展规律,孩子就像一粒种子,我们要做的是大方向的正确引导下,给它充足的阳光、土壤和水分,它内在的生命力就会驱动它破土发芽,舒展枝条,长成它可以成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