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家的列车上,遇上一对父子。父亲四十岁左右,男孩大约十二三岁。
父子俩从上车后三小时内,没交流过一句话。男孩呆呆望着窗外,父亲躺在下铺上闭目养神。与隔几个铺位那几个蹿来蹿去的熊孩子相比,男孩安静的不像话。
到了晚上,父子一前一后去了餐厅,沉默无语。回来后,父亲爬上了上铺,儿子卧在下铺,睁着眼睛,望着窗外。
第二天早上起来,迷迷糊糊的滴咕了一句“到了哪了!”男孩回了一句,“甘肃了!”眼晴却不望我。不知道是不是对我说的,我不敢接话。
儿子新疆游后结识了新伙伴,一度对一款游戏热衷,延续到了归程的列车上。问男孩“**你玩不玩?”男孩面带不屑:“这有什么好玩的!”“那你平时玩些什么?”“不玩,平时做作业!”我对儿子挑一挑眉,笑笑。
也许是旅程实在漫长,也许是儿子的主动搭讪。男孩时不时的会拼出几句话想引起儿子的注意,但说的话却深沉的让人无法回话。
在哈密站时,买了一串哈密瓜。却因没刀一直无法打开,问乘务员时,父亲递下来一把起瓶器,上面带着二厘米的小刀子,终是剖开了哈密瓜,解了我的馋。
这样的情况下,自然而然的交流多了起来。
男孩的祖籍在乌鲁木齐,每年的暑假父子俩都要回去看看奶奶。也许是十来年的往返,让男孩对路程赖熟于心,对窗外的景色漠视淡然。突然蹦出的话总是让我这四十大几的人只能尴尬的笑笑。
男孩的心智绝才是超出了他的实际的年龄,却又挡不住这年纪小孩的好奇之心。儿子的性情温和,男孩喜欢跟在儿子身后,说些大人的话,做些孩子的事。
儿子看下载的电视节目,一人笑的呲牙咧嘴。我说让弟弟也一起看,男孩回我一句“这有什么好看的,幼稚!”没一会儿,就跟儿子一块儿呲牙咧嘴了。好吧!我是个多么多余的人啊!
我一定是上辈子做的不错,没赐我这么一个熊儿子,不然,一天天的,这刀子话,还不让人咽死,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