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原创内容,转载请预先联系,谢谢合作!)
怀孕时满心期待,而孩子生下来,真的当妈了,却渐渐泄了气。嘴上不敢承认,心里却无数次烦躁过,甚至怀念没有娃的时候的自由。
每个妈妈都尽可能把最好的给孩子,大到给孩子规划未来的蓝图,小到对生活琐事的把关。但仅仅有好的出发点,没有科学的方法,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呢?
妈妈觉得孩子吃饭吃得少,跟别人说,“孩子不吃饭,我都焦虑了。”
一味让孩子多吃饭,会让孩子焦虑吗? 全世界的妈妈都会碰到这种难题吗?又有什么办法能让孩子爱上吃饭呢?
-1-
鼎鼎两岁,他爸爸工作忙,妈妈辞了职在家照顾他。
鼎鼎的爸妈对鼎鼎有很高的期望,盼着他以后能有高高的个子,也能在学校里是个聪明的好学生。这样的想法归结到了一点上,那就是希望鼎鼎多吃饭。
又到了吃中饭的时候,鼎鼎正在卧室玩小汽车,妈妈就端着小碗来到了卧室。妈妈把鼎鼎抱到靠窗的电脑桌上,然后站在鼎鼎对面给他喂饭。鼎鼎手里还拿着黄色的小汽车,妈妈觉得没什么,就开始一勺勺地喂。鼎鼎被动地张嘴,注意力却全在手里的玩具上。
孩子一岁多,就可以学着自己吃饭了。自己吃饭,可以锻炼小孩子的手指灵活度,也可以培养孩子自己照顾自己的意识。
妈妈让鼎鼎坐在卧室的电脑桌上,并不是好的选择。吃饭就要有吃饭的样子,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小事上培养,才能在大事上看到收效;从小时候开始养成习惯,长大了才不容易有不守规矩的行为问题。
喂着喂着,鼎鼎看着妈妈说,“我饱了。” 可妈妈觉得,小孩子哪里知道饱了没有。于是,又把一勺饭举到鼎鼎嘴边,鼎鼎把头转开了,努力躲着贴到嘴边的勺子。
试了几次,鼎鼎就是不吃,妈妈放下碗,把鼎鼎打了一顿。打完了,鼎鼎的哭声还没停,妈妈就又开始了喂饭。鼎鼎张着嘴哭,妈妈刚好把一勺饭喂进去。鼎鼎不想吃,但是刚被打过,这时候妈妈又很凶地命令他,“快点咽!” 鼎鼎就委屈地哭着把饭咽了下去。
如今,是不提倡用打孩子来辅佐教育的。而即便用其他更科学的方式惩罚孩子,也不能牵扯到吃饭和睡觉这两件事,因为这两件事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牵扯到这两件事,是对孩子身心的伤害。
终于,有一口饭,鼎鼎实在咽不下去了,“哇”地一声吐了出来。这时候,妈妈自言自语地说,“看来是吃饱了。”
平时,妈妈陪鼎鼎在地上爬着玩、推着鼎鼎去公园散步时,眼里分明写着深深的爱。只是一到吃饭时间,这爱就瞬间变了脸,成了鼎鼎眼里的害怕、心里的焦虑。
-2-
后来鼎鼎长大了,他的饭量并没有变大;倒是,心里积压的想反抗妈妈的情绪爆发了出来。青春期开始,即使妈妈煮饭很好吃,他却就是不吃。无奈之下,家里雇了个保姆,负责煮饭。
可以说,让孩子自己吃饭、自己决定吃多少,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还能加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连接。而也只有给了小孩在吃饭过程中选择和决定的权利,孩子才有理由爱上吃饭。
家长总觉得孩子吃不饱。可孩子真的有那么傻吗?想想,孩子还吃母乳时,就已经知道,饿了哭、饱了就扭开头不再吃;难到越长大,反而越不知道饥饱了吗?
其实,大人总觉得孩子吃得少,但每个孩子的饭量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天生饭量小;而同一个孩子,如果某天运动量小了,饭量也会比平时小。
况且,带孩子,最重要的是安全,吃饭时,不能玩玩具,一分心就容易被呛住;更不能逼孩子吃,在小孩不注意、尤其是还哭着时,突然把饭喂进去,更危险。家长鼓励孩子多吃是好的,但不可强迫。
与其强迫孩子多吃,不如在配餐营养上下功夫。科学的一餐,应该尽量具备“五种类别食物”,即:谷类;蔬菜和豆类;瘦肉、家禽、鸡蛋、豆腐、坚果类;乳制品类;水果类。并且,预备给孩子的饭菜,要尽量口感软、味道淡。三岁以前的孩子,给他们的蔬果要去皮,比如黄瓜、苹果等,这些蔬果的皮容易让小孩呛住,严重的可能引起窒息。
语言鼓励孩子多吃一些时,可以趁机给孩子讲一点和食物相关的知识,例如“胡萝卜里的胡萝卜素对眼睛好”之类。同时也要通过行动来鼓励孩子:要陪孩子一起吃,吃一样的东西,还要以身作则,起好榜样的作用——要想孩子不挑食,自己先要不挑食。
-3-
小孩吃饭,在有些人家里,从来都不是问题。
有一次去白人朋友丽莎家玩,我们吃饭时她女儿艾玛也吃。艾玛两岁多,丽莎不用喂,孩子自己就吃得可高兴了。
艾玛洗干净了手,坐在小孩吃饭专用的椅子上。丽莎先给孩子几片去了皮的黄瓜。
艾玛不大喜欢吃黄瓜,丽莎没有逼着女儿快点吃,而是鼓励孩子。她不仅用语言鼓励,并且自己也拿几片黄瓜吃。她把黄瓜片咬成月牙的形状,然后给女儿展示,“你看,像不像月亮?” 艾玛一见就笑了,马上也拿起黄瓜片一点一点啃,直到啃出一个月亮的形状,就举起来叫妈妈看。
艾玛发现吃黄瓜可以这么好玩,就吃了好几片。之后,丽莎给女儿盛饭,碗里就一点点饭,但倒是菜、肉、饭,等等,一样都有一点。艾玛左手拿小勺子舀着吃,时不时还用右手直接抓着吃,吃得满脸满手都是,虽然带着围兜,但袖子全都脏了。
碗里的东西差不多都吃完了,就剩土豆一口没吃。艾玛要再加饭,丽莎说,“你再吃三口土豆就给你加!” 小女孩一听,立马有了动力,吃了三口土豆。艾玛说再加饭就只要肉了,丽莎就只给她添了肉。
第一碗饭给孩子盛得少,但样数全了,再加饭时小孩不喜欢的就可以不吃了。
艾玛吃饭时还喝一杯牛奶,喝不完也就算了。吃完饭,丽莎拿出切成小块的西瓜给女儿。艾玛把西瓜块一个个摞起来,像堆积木一样,然后再用嘴从最上面的一块开始叼着吃。
小孩子玩食物分两种,一种是带着兴趣吃,另一种是不想吃了糟蹋食物。如果是正在带着兴趣吃,只要没有安全隐患,家长就不必阻止孩子。
艾玛吃完了饭,丽莎给她解下围兜,擦干净脸和手,又给她换了一件干净的上衣。
整个吃饭的过程,和和气气,没有打骂也没有哭喊。孩子既补充了营养、锻炼了照顾自己的能力,大人也和孩子开心地互动,增进了亲子关系。
综上,让吃饭成为像玩一样吸引孩子的事,小孩才能既吃得好、又不焦虑。
吃饭时强迫、甚至打骂孩子,不仅无法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还有可能在孩子心里埋下阴影。而愉快的吃饭氛围,既利于孩子的消化吸收,又促进孩子和家长的感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