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固化行为模式总是难以的破除。最近再一次病了,又一次的意义感缺失,陷入了在一次的循环。
很庆幸,通过2017年的学习和感悟,虽无本质上的提高,但自我觉察能力提升了,有了反思意识,再一次的觉察到自己的行为模式 :
觉察到的固有模式:
焦虑,意识到要做些什么提升自己 → 找到一个学习沉浸的点,埋头苦干,自律的投入学习 → 失去生活,没了乐趣,很苦逼,然后病了 → 秩序感乱了,迷茫,意义感确缺失,没了能量 停止 → 内耗一段时间,焦虑感再现 → 重新投入学习 → 没了生活,把自己累倒了 → …… ,这个往复模式已发生了三次了。
针对以上的模式进行反思思考,反思话术来自于易仁永澄老师。
(〇)事件说明/ 事件描述
- 觉察自己陷入了固有的行为模式, 需要寻求解决方案
(一)刚才的刺激和回应分别是什么?
- 刺激:觉察到自己的负面的固有模式
- 回应:
- 苦恼,埋怨自己:为什么我老是这样,就不能有新的突破,获得成长呢
- 庆幸,元认知启动了,觉察到了这个模式,可以通过深度反思,分析原因,改变突破的契机来了
(二)我之所以做出这个回应的原因是什么?
- 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反思觉察训练,觉察能力增强了,能觉察情绪,接纳情绪。能正视问题的发生,不会为了认知放松而随意给解释或逃避。
(三) 有没有什么第一反应(模式)在起作用?
- 有,碰到解决不了的问题,逃避,不愿意去耗能反思
(四)按照TMBRT分析的话,这个模式是怎么形成的?
- T:触发器:内心焦虑,想通过学习提升能力,随意设置学习目标,盲目学习
- M:动机:寻求认知放松(通过学习,提升能力,焦虑感减轻,认知就放松)
- B:行为 盲目的学习,死磕自己,不注意劳逸结合
- R:奖励:通过学习,貌似能力提升,自我满足感加强
- T: 触发器敏感度:
- 循环:焦虑 → 学习 → 自我满足 → 蛮干后累倒 → 意义感缺失→ 内耗(苦恼,焦虑)→ 重新学习 → 获得满足
- 通过盲目学习能够得到自我满足(认知放松),这种方式会延续着
(五)之所以我有/没有这份动力,主要是哪里在起作用/出问题
高损耗:外部动机/意志力
低耗损:天赋/逻辑六层次/内部动机/被动积累
- 有动力学习,起作用:
- 从内部动机分析(低耗损):①通过学习提升能力,积累价值,价值变现,为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 ②提升自我,自我实现
- 外部环境:为自己构建了他律的学习环境(低耗损)
- 内部:通过意志力进行自律(高损耗)
- 没动力,出问题
- 不知不觉,沉浸在低效率勤奋中,觉察阀值高,没有觉察,也就无从去改变
- 没有稳定的假设体系和决策原则,做价值判断,指导决策
(六)这一次我可以优化我的什么假设?
系统/身份/信念、价值、原则
- 持续强化自己的觉察能力
- 价值思维:成长的过程是价值变化的过程,学习只是手段,提升能力的手段,目的是价值积累,所以,选择学习目标前,需要思考价值
- 用执行意图(if……then)客观化建立新模式来替代旧模式:if设置学习目标,then考虑学习的价值。用价值的内部动机来驱动更持续学习。
- 价值 = (无差别的时间 × 有差别的行为)+ 被动积累
关于单位时间内的效能,保护好自己的注意力
学习如何学习,注意学习的效率
开放,积极的去往正向黑天鹅高发地,重视被动积累的价值 - 要严防一切形式的认知放松
胡思乱想;自我欺骗;不合理预期;简化思考;推卸责任;忽略现实;畏难恐惧;完美主义;傲慢和鄙视;赌徒思维;随意归因;果上努力情绪反扑
(七)下一步行动
目前的困扰:
- 对年龄的焦虑,产生情绪内耗,去能量去解决问题
- 没有固定的原则和假设指导生活,注意力老被分散,无法理性决策。
- 固有思维认知的局限,陷入自我的悖论层,重复固有的模式,无法升维去看待问题
- 接受的信息太多,无法聚焦,精力不够用
- 认知提升,缺少践行并刻意练习,以至于能力跟不上,引发更多的焦虑
为了突破现有的固有模式,以新的方式来面对自己的生活,更好的指导自己的行为。
建立并持续更新自己的假设库(基于理解六层次)。目前只是罗列,将会持续精进、精简更新
LI 系统层
站在觉察的视角,看投影的世界,我是扮演我的演员 (参考永澄老师,不断参透中)
L2 身份层
- 生活最重要,要享受生活。人生只是一次体验,要苦逼也要快乐。
- 体验是人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投身其中、抽身观察,充分享受
L3 信念/价值/原则
- 七年就是一辈子,七年后见,注重长期价值,不关注眼前价值
- 面对现实:以我目前的底子和能力是泛不出泡泡的,这是现实,这也是事实,给我七年时间逆袭
- 不要做多,熵增必死,宁可开放,谨慎封闭;宁可剥离,谨慎做多
- 如果内耗了,是信念出了问题,从6L入手反思
- 不要高大上,要实用。慢慢来持续做
- 持续优化自己的假设系统
- 从一开始就要提升被动积累的价值
- 通过反思,让自己进入深度思考
- 焦虑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除了内耗,耗能就没卵用,抽离,关注当下的既定的任务吧
- 做有价值的事情,做有价值的事情,做有价值的事情
- 在能力圈做事
- 成果产出是行动的基本要求,有行动就是成果,在行动中思考
- 问题总有解决的方法,困难只是暂时的,不要被系统1的认知紧张所裹覆,从而失去行动力
- 面对自己的恐惧,接纳自己的不足,先滚动起来,先完成在完美
- 情绪是发现问题的基石,是解决问题的契机,要趁机深度思考,让自己有提升
- 具身认知,身体和心灵是一起的,让自己动起来,以肢体动作来带动心灵
- 时刻警惕鄙视线和攀比线,要有敬畏之心
- 直面生活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是常态,大胆的拥抱不确定性
- 谨防好了伤疤忘了疼
- 系统思考,关注长期价值,注意短期受益陷阱
- 不要因为忙碌而忘记初心。思考,什么最重要,什么有价值。
- 要有目标,目标是自组织系统的序参量,这是关键变了
- 给自己建立意义感,不断打磨自己的三观
- 警惕第一反应:赌徒思维,撂挑子,追逐短期受益,情绪反扑,不合理预期
- 抓在自己手里的娃娃才是自己的,不要为不是自己的东西而情绪波动
- 畏难只是耗能的情绪,放下面子,放下内心的虚荣,去面对了,也就放下了
- 嘿,情绪脑,你的身体受伤害了么?没有的话请把身体的控制权交给功能脑吧
- 开放而不盲目跟风
- 不确定性的存在,除了提前做好准备,也要有应对的正确的心态和心性
- 用小成就来推动自己启动,成就感是我的天赋之一
- 情绪是能量,不要做无必要的能量消耗
L4 能力层
- 要具备的潜质:开放,独立思考,从容,有序
- 时刻保持觉察和观察,抽离第三视角来观察自己
L5 行为层
- 日课,日事日毕
- 最重要的三件事
- 每日反思
- 早睡早起,保持运动的习惯
- 不喝酒或适量饮酒
- 要自律,也要幸福,不要为了追求而忘了生活。要享受人生的没一个当下,每一刻都是永恒的。要具备活着未来的觉知
- 行动的基本要求:沉浸和专注,一次只做一件事
- 情绪避弹衣可让我不受外部刺激的影响,要加以运用
- 不要去抱怨,抱怨影响自己的情绪,那是徒劳的耗能。抱怨显示自己解释系统的无能,跳出系统之外,升维看问题。要持续的优化自己的解释系统。
- 保护自己的注意力,关注意志力的消耗,意志力薄弱,不能启动,那只是系统1的本能反应,是人之天性,这是可以被克服的。赋予事件新的意义,扭转,启动
- 惜时,时间分块(15 - 25分钟),单位块内做闭环,有成果产生
- 一次性完成的心态(不重复处理,浪费时间),一次性搞定
- 用理解替代记忆
- 规定期限 → 止损
- 事情要提前做,给重要的事情预留足够的时间
- 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