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完了《穷爸爸富爸爸》,虽然作者每章都郑重推荐直销的致富之道,但并不影响这本书在我心中的地位。其中所阐述的穷人和富人的观念差距很是受用。每个人心里有三个方面:富人、穷人,中产阶级,到底一何种形式展现,完全在于我们自身。而决定我们如何展示的核心在于观念思维模式的不同。
很多道理之前都听过,所以大致略过,这次最触动我的是我们对错误的恐惧。接下来我慢慢说。
作者Robert说,他拥有更多的财富并不是因为比大家聪明,而是因为他犯过很多错误,勇敢地承受错误,并从这些错误中认真地吸取教训。甚至他还希望将来还能犯更多错误。但我们大多数,却竭尽所能避免犯错误。
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犯错是一个很糟糕的事情,是人生的败笔。害怕犯错想来也是正常,谁不害怕失败呢。但真是因为对犯错的不同态度,带来了不同的结果。
有件事我印象一直很深,高三的时候在杂志上看到一个故事。就是一个名列前茅的学生,北大清华的苗子,同学的羡慕对象,老师眼中的宠儿,所有人都认为他去北大清华轻而易举。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天之骄子,突然有一天不来上学了,把自己关在家里,不吃不喝也不跟人爸妈交流,陷入抑郁情绪之中。爸妈完全不知道他为什么一蹶不振,怎么劝都没用,后来请来一位心理老师,一番开导后他才终于情绪好转。家长问心理老师到底用了什么办法,让孩子突然充满斗志,激情满满。心理老师说,他之所以挫败是因为现在考试还会遇到一些不会的题,还是会做错。他被吓到了,想着马上就要高考了,还不会做这些题,怎么办?怎么能上好大学?我告诉他说:你可以这样想,你现在每做错一个题,那你高考的时候就会少遇到一道错题,犯错是帮你分析这次错误的原因,这样下次就不会犯相同的错误。你现在遇到的错题越多,高考的时候遇到的错误就越少,拿高分的把握也就越大。把犯错看做成功的一个环节,也就不那么恐惧了。
富人总是认为犯错越多离成功越近。我们当然也知道正向思考很重要,也努力劝解自己要敢于去行动,要无惧犯错。因为学习是一个智力过程,也是一个行为过程。害怕犯错的人学不到多少东西,因为总是做得太少。犯错越多,从中学到的东西也就越多。
道理我们都懂,但就是做不到。我以前一直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一直畏惧失败。这看了这本书我突然被点醒。
原来这一切都是我们从小的传统教育的后遗症,我们从小就是被这样教育大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畏惧失败的世界里,而不是一个积极学习,接受训练的世界中。
小的时候,奶奶总是喜欢讲狼外婆的故事,每到晚上我不听话她就会恐吓我说:”你要是再哭,我就把你关到门外,让狼外婆来抓你。“基于对狼外婆要吃人的恐惧,我真的不敢再哭,从小就是这样被吓大的。
上学的时候,爸爸妈妈老师常常说:要好好读书,如果你不好好读书,就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家长老师不是激发我们学习的激情,而是企图利用我们对考不上大学,失业的恐惧在鞭策我们。
传统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是,它们惩罚的错误,而不是设法纠正的错误。在学校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因为出错而受到惩罚。我印象最深的是,每次考完试老师讲卷子的时候,遇到一些题会让做错的人举手或者站起来,要是错的人多还好,有时候就只有两三个人,特别尴尬。老师的目的当然是让我们加深印象,下次不要再错,但我们却不知道潜意识里加深了对错误的恐惧,因为你知道一旦做错就是很丢人的事,这让人恐惧。
从小被教导着,要是做不好什么事就会怎样怎样,这种教育模式的恐怖之处在于放大了我们畏惧情绪。具体来说,就是害怕犯错,害怕失败。这种畏惧,阻止了我们进一步采取行动。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发自本能地害怕尝试新的事物,害怕进入新的行业,这是基于根深蒂固的畏惧情绪的自我保护。从情感上来说变得害怕出错。以至于不敢尝试很多新奇的事情。
也是因为这样,我们错过很多改变的机会。正如投资学中所说,受益越大,风险越大。如果一直不敢冒犯错的风险,那么未来也不会有多大的改观。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有些开心,我反推过来,追本溯源,终于明白为什么会害怕犯错害怕失败。开心的地方在于,探寻到根源,解决困局也就有迹可循了。
如果你把错误关在外面了,真理也就关在外面了。不过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调整过来的,不断提醒自己吧。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