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小时候父母关系不和,塑造了心思细腻敏感的我。
我尤为喜欢观察一个人的表情和动作,从而分析出他或她的心理活动。
我爸爸常觉得我待人高冷,可他却不可能知道这种高冷是因为小时候受他的否定积攒形成的。
我妈妈觉得我做人原则性强,可她不知道如果我软弱易控,我可能早就变成了她的提线木偶。
可能是小时候受奶奶影响,也可能是从小爱看书,我对周围的人事从来就有自己的判断,而不会受他人主观臆断的影响。
我对父母的言行举止从来就是对了就支持,错了就果断提出来,哪怕他们为此生气,恼我不服从命令,我也要对不认可的行为说出我的态度。
爸爸高兴的时候,会夸我勇敢,有主见;不高兴时,就用各种通或不通的理由斥驳我。小时候,妈妈总觉得我处处和她作对,对我冷眼相待;长大后,她竟然告诉我,只有跟我在一起她才有足够的安全感。
我想说,我天生不喜阿谀奉承,但也不会恶言树敌。我就喜欢与人不远不近,不亲不疏地处着。这样,我就有极大的安全感,不用担心谁会像爸爸一样总是否定我,也不用担心谁会像妈妈一样总想牢牢掌控我。
所以,我的性格特立独行,与此同时,我又喜欢观察周围的人,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分析他们的家庭关系。
性格软弱的女孩,通常是在父亲自私、母亲软弱的家庭中长大;性格强势的女孩,母亲通常也有很强的控制欲。
父亲越软弱,反而儿子越强势;如若父母都软弱,儿子多数也是受欺负。观察过很多人的性格,很少有人没有性格缺陷,可见,我们的原生家庭没有完美的。
我一直认为父母一定要追随孩子的脚步成长,跟随孩子的需要而变化教育方式。虽然,可能还有一些人意识不到,有多数人做不到,但孩子的性格成型的好坏与家庭氛围真的有至关重要的关系。
我一直喜欢看书,尤为喜欢看人物传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影响最大最深的老师,我多么希望大家都可以在繁忙中,认真思考一下孩子在家庭中的处境,孩子有没有被耽误的教育缺口。
可能是当老师久了,看学生身上的问题太多了,总觉得,好多孩子其实都可以更好,但他们却在自己的世界里下跌。
当我私下去沟通,发现这些问题孩子的家庭问题真的很多。我不知道,以我带他们这一年的时间里,能影响到的孩子有几个,但我还是会在他们的缺口处插上一朵小花,让他们看到不一样的爱,感受到不一样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