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传世书法,以大楷、行书居多,小楷很少,而且多是碑刻,或拓得面目全非,或干脆是伪作。而在元祐二年(1087年),苏轼所书《齐州长清真相院舍利塔铭》碑文,神完气足,极其精到,堪称苏轼小楷代表作。
塔铭记述了元丰八年(1085年)苏轼由登州奉诏回京,途经长清真相院,将其弟苏辙所得舍利捐献为父母祈福之事。文辞优美,禅机毕见。刻工精细,字字清晰秀美,由于久埋地里,竟然无一字残损。完美保存了苏东坡书法的真实面貌,倍感珍重!
从中可见,苏轼的字直追魏晋,却不失唐风丰腴。富于写经意味,充满禅机妙理,值得玩味。
其章法,字体森严中不失灵动。疏朗中气格高古,字小而势大。佳文美字,端心立命。字饰门面,澄心礼佛,脱尘化俗,字里自有乾坤。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
东坡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称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
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苏轼的意义主要有两点:首先,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这种范式更适用于士人遭受坎坷之时,可通过它达成既坚持操守又全身养性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历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
其次,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存在。
黄庭坚评:①人谓东坡作此文,因难以见巧,故极工。余则以为不然。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跋子瞻〈醉翁操〉》)②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之气贯日月。(《跋东坡墨迹》) ③元祐中锁试礼部,每来见过,案上纸不择精粗,书遍乃已。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已烂醉,不辞谢而就卧,鼻鼾如雷。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虽谑弄皆有义味,真神仙中人。此岂与今世翰墨之士争衡哉!(《题东坡字后》)
苏轼小楷《真相院释迦舍利塔铭》
下期预告·查升小楷《送李愿归盘谷序》。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