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在家浏览到一篇文章,于是开始思考有关高考相关的一些东西,脑子里有一些想法但一直没理出头绪。回顾在学校里学习的情景:看书听课(获取知识)——做题(巩固和理解)——考试(检测反馈掌握程度)有输入,输出有反馈,一个完整的闭环流程。整个流程没问题,出问题的是人,忽略了学习的本质。语文,数学,英语的本质是什么?这些都是基础工具,用于思考和交流的工具,这些都是知识的载体,老师把这些工具当成知识本体去教,学生也当知识去学。这也是我们当下教育的一个困境。
(现在才知道你没有任何基础,早期知识的积累阶段还真的得依靠学校里面的那一套流程。当你超越了那个原始阶段,才能把这些当工具去用。比如学英语如果没有一定的词汇量打底,最原始的词汇积累阶段是一个必须的过程,而以很多人的单词量来看都还没有走出那个原始的词汇积累阶段。)
学生时代只顾着看书听课,做题,考试,一切行动都是按照教育考试体制下按部照搬。高中时代一切都只有一个目标——高考,高考出题的依据来自于什么——考纲。作为学生,真的该好好读一下考纲,考试到底要考什么,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心里应该有个底。做那么多题应该可以分析总结一下出题者的出题思路,哪些考纲内容适合出选择题,填空题,哪些内容适合出问答题,大部分的考题只是在其他考题的基础上变了一下,但考察的内容还是不变,属于同一类题型,高考大纲内容也就那么多,针对同一内容的考题再怎么变也就有限的几种,但万变不离其宗,解题的思路还是一样的,其实可以花时间把这些基本题型,题型的变种以及常规的解题思路归纳总结出来。那时候思想单纯,哪能想这么多。
讲试卷时大部分老师只顾着讲题,很少讲一些答题技巧和答题策略的内容,个人觉得考试过程中答题技巧和策略也应该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一道数学解答题,你可以把它变成一道选择题或者填空题,如果作为解答题,需要你完整的解答过程,但如果作为选择题或者填空题,只需要填写答案,解答的演算过程在稿纸上完成即可。然而实际考试时间是有限的,在考试过程中为了节省时间,你可以通过更换解题思路,简化复杂的运算过程,甚至估算得到答案,这些东西以前从来没有思考过,一般老师只专注于解答过程,很少关注解题策略。依稀记得高中数学老师叫王俊,好像华师数学系毕业的,脑子比较灵活,印象最深的是他曾经教我们用一条解析几何定律解了一个复杂的代数题,将常规思路下需要几分钟的代数运算简化到一条几何定律不到一分钟就可以得到答案的过程,因为讲课不久前刚好在一本资料书里看到过这道题相同的思路,所以至今印象特别深刻,但题目具体内容忘了。在Quora上也见到老外用三倍角余弦公式解一道复杂的三次代数方程题,感觉脑洞大开。
挺怀念高中时的生物老师刘知荣。上课新前不讲课,就在黑板上写了几个问题,一堂课的所有重点都在这几个问题里面,让我们花大概半堂课的时间自己翻书翻资料寻找答案。大部分问题的答案只要认真翻书都能很容易找到,最后一两个问题根本找不到,需要根据书里的内容自己思考总结。时间到后开始点名回答这几个问题,一堂课就从这几个问题展开。现在挺怀念这种开放式的学习方式。他的讲课风格就是手术刀式重点精确打击。因为曾经做过医生,生理学,医学知识丰富,很多时候还给我们普及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生物学,医学的常识,给我们普及急救的一些要点,讲解中医穴位按摩的一些知识。还有高中时的语文老师陈元亮,据说教我们的时候已经是副教授,已经是早该退休的年纪了,现在估计已经不在了吧。上课就站在讲台上从头讲到尾,几乎没下过讲台,也很少在黑板上写字,写字偶尔夹带几个繁体字,有时怕我们不认识马上擦掉换简体字,字写的真好,字体属于那种洗尽铅华,古朴大方的风格。讲课语速很慢,也很啰嗦,慢的几乎想睡觉,说实话讲的课真的很有水平,应该是教过我们的所有老师里水平最高的,特别是古文部分,讲的特别细,只要认真听课,完全找不到听不懂的地方。平常语文考试只让我们做选择题和阅读题,从来不让我们写作文,一份试卷讲下来估计要三四堂课时间。他的讲课风格就是全方位无死角地毯式反复轰炸,因为完全找不到听不懂的地方,我们可能会遇到的难点疑点,课堂上全覆盖到了,重难点部分会重复讲两遍到三遍,而且讲解速度比平常更慢。只要认真听课,所讲的内容在课堂上可以完全消化。可惜现在看古文还是一个头两个大,以前学的全都还给这位老师了。其实两个人的教学不能说谁优谁劣,只能说风格迥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