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提起了熟地瓜干儿,说这是当时最喜欢的零食。
准确地说,这是指自己家里可以做的零食。
还有更高级的零食,只有到商店里买了。而且也不是简单的零食了,应该叫礼品。
比如桃酥,我们一般叫“果子”。记得当时走亲戚,提上一盒桃酥,那是相当上档次了。
一般过年走亲戚,拿的都是自家蒸的大饽饽。而且有的外表看着是白面饽饽,其实里面包的是黑地瓜干子。
桃酥呢,四块一摞,四摞一包,用一种灰色的粗纸包着,用纸绳十字包扎,那纸上常常渗的油渍渍的。
桃酥是舍不得随便让孩子吃的,常常是你家送我家,我家送你家,送来送去,有时都变质了。
有段时间,听爸爸妈妈商议,要把我和弟弟送一个给一对夫妇。我只记得他们说了一个理由:“人家桃酥果子管吃。”
最终并没送走,其实原本也只是说说吧,再怎么着也舍不得孩子啊。
再后来桃酥可以定做了,镇上有专做这种生意的。自己带上面粉、鸡蛋什么的,人家帮着烙好,收点加工费。
这时生活就好多了,桃酥质量也好一些了,比原来商店里卖的更甜更酥了。
比桃酥还高级一点的,是饼干,而且专指“青岛钙奶饼干”,我从来没见过别的牌子的。
拿一块饼干,在温水里一蘸,迅速拿出来。一定要快,稍一耽搁就泡烂了。
放进嘴里,不用咬的,上下嘴唇轻轻一抿,就化在舌头上了。
听妈妈说,小时候,弟弟长罗圈腿,爸爸妈妈光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办。
后来,还是在青岛工作的一个亲友回来,说这是缺钙,捎了几包钙奶饼干,居然就吃好了。
当时,食品确实有治病的效果,比如罐头。
罐头一开始也是充当了礼品的角色,看病人提两瓶罐头,也是挺讲究的。
当时只有水果罐头,苹果的、梨的,桔子的,山楂的,最好吃的是黄桃罐头。
用勺子舀出一块,轻轻地咬一口,甜甜的凉凉的,一下子从嘴里清爽到心里。
不舍得一口吃掉,我和弟弟一人一块,总是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地咬,剩下的糖水也是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地品,仿佛那是世上最珍稀的美味。
有一次弟弟感冒了,妈妈要给他吃药。他说,“妈,不用吃药,给我个罐头吃就好了。”
现在说起来大家哈哈一笑,不知道当时妈妈心里是什么滋味。
生活总是越来越好的。现在带孩子到超市去,各式各样的零食琳琅满目。
可我别的一点不馋。往往是孩子买了一大堆零食,而我挑来挑去,就觉得桃酥好吃,只买了一包桃酥,还是叫“老辈子桃酥”。
前几天,商务部鼓励家庭囤货,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桃酥、饼干、罐头这老三样。
地瓜干儿也好,桃酥果子也好,小时候的味道,已经烙到骨子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