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把亲密关系分为三种依恋类型,分别是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安全型依恋是最舒适的依恋相处模式,但是据统计,只有23%-41%人群比例的是安全型依恋。可以说,绝大多数都是不安全型依恋模式。
这篇文章着重介绍焦虑型依恋。
焦虑型依恋形成原因大多数是在原生家庭,幼儿成长期,没有获得父母稳定的回应。所以会特意通过一些行为引起ta人关注,通过过度反应来避免被忽视、被抛弃的心理。比如叛逆或者过度迎合ta人。长大后,这种依恋模式也留存下来,进而影响恋爱时的相处模式。
如果你有以下这些想法和行为,那么你很可能是一个焦虑型依恋人格的人。
依赖度强:对对方的依恋超过常人水准,渴望亲密和陪伴,希望能及时得到对方的回复和肯定。希望任何事都能及时收到积极的反馈。
掌控欲强,占有欲强:对伴侣的依恋程度超出常人。希望能了解到对方的一举一动,时时刻刻想知道ta在哪里、做什么、是不是和某个异性有接触等等。
表现为,要求对方不得和异性有接触,删除异性的通讯、每日报备行踪等。
易怒:当对方没有按照自己心中设想做的时候,会陷入消极情绪中。
人不是神,不可能面面俱到。焦虑型依恋的人理智上可能能明白对方的一时失误,情感上却总是过不去。当对方达不到自己的期待时,会自顾自地认为ta对自己的关心不够,会产生愤怒的情绪,会很生气很失落。
多疑,脑补:随意的一些小事就会脑补出一大堆情况,ta无意间说的一句话、微妙的一个表情,稍微觉得有些不对就会对此发散很多。总是以为对方不够爱自己。
作、喜欢说分手:即使表面来看,双方关系再稳定,内心依旧会有恐慌,总会有一种自己没办法继续下去,这段关系自己无法掌控的冲动。所以会以各种方式去试探对方的感情,比如说分手、和ta吵架等等,想要借此看到ta的反应,看到ta的挽留,让ta表现出在乎自己爱自己。
患得患失:焦虑型依恋的人,时常会出现对失去的恐惧和担忧。所以很渴望对方对自己的积极性反馈,但每次反馈只能平复一时。
比如说分手复合后,情绪暂且稳定。过一段时间又会陷入自怨自艾的情绪中,又担忧ta的想法,于是继续作。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沼泽。
过度付出,自我感动:焦虑型依恋是因为成长期,接收到的不稳定的信号,使她对这段关系有一种随时可能会失去的担忧。为了拼命抓住这段关系,抓住这个人,所以会竭尽所能对对方好,去拼命地迎合对方,主动降低自己的位置去讨好对方。
郑州缘来:总结来说,焦虑型依恋的人很会感受关系中的细微变化,并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焦虑,以此掩盖被抛弃的恐惧。她会在关系中过度依恋对方,在情感上捆绑对方,过度付出。长期下去,这种相处模式会给对方带来压力,让ta不得喘息,会忍不住逃离。
目前是这种依恋模式,并不代表一直都是。过去已然成事实,但未来却由我们创造。如何改变自己的不安全型依恋,之后进行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