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没有文化,却读了无数书

我常常渴望,在一个很长的假期,在很多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无忧无虑能像小时候一样,爬在妈妈温暖的的怀里。

 微信视频中,父亲叮嘱着工作、生活和孩子教育之类的话题,父亲对我说:“你妈今天出去在家门口都能迷路。”母亲小声辩解到:“天太黑,看不太清。”

 看着视频中的母亲,头发已经全白,牙齿也没有几颗了,这两年母亲的手有时候也会不自觉的哆嗦。母亲老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她再也不像以前一样美丽了,也不像以前一样能干了,看着母亲,心中充满了自责,眼睛渐渐模糊了。

  2002年,我还在读高中,记忆中第一次陪母亲回老家,回去后外公带着我走在高楼耸立的孔雀街上,自言自语道:“这以前都是我们家的。”至此,我才知道母亲生于富贵之家,后来社会变动,家道中途没落,母亲是一天好日子也没有过上,但是却吃尽了人间的苦难。

 那年,外公外婆被当作资产阶段打倒后,为了生活,母亲和大姨两人身无分文的来到了西北地区。这期间,要过饭,吃过地里生麦子,帮别人无偿干农活,只为能吃顿饱饭。听母亲讲,西北地区的冬天没有农活干,母亲和大姨两人没有地方住,就在一户人家的柴屋里挤着避寒,深夜不知不觉被冻的失去了知觉,幸好这是一户好人家,收留了母亲和大姨。

后来,大姨嫁到了这户人家,而且姨夫是一个教书先生,生活过得一直挺好。就这样母亲总算也有了一个暂时的着落,过几年母亲经别人介绍认识了我的父亲。我时常想,如果大姨给母亲介绍个教书先生,是不是就不会有以后的苦了。

母亲瘦小的身躯,却撑起了这个家。在家里珍藏着母亲刚结婚时的照片,圆圆的脸、弯弯的眉、大大的眼,留着长长辫子,是一个十分标准的美女。嫁到爸爸家后,十年里母亲生育了我们姐弟四人,耕种了家里三四十亩地,人也消瘦很多,以至于我记忆中母亲一直比较消瘦。母亲的手,布满老茧而且比较宽大,小拇指关节突出,手指短粗,无声地透露出日子的艰辛。

听母亲说,那年怀我的时候,已经有了三个姐姐,家里十分困难,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饭,又要去扫树叶喂猪,还要干农活,加上奶奶抱怨母亲不生男孩,对母亲也没有好态度,父亲也经常因为母亲说错话,做错事,而大发雷霆,母亲多的是逆来顺受,既要干农活,还要照顾三个姐姐的吃睡,有一次干完农活,回来喂猪就在跳到猪圈里时,肚子猛的下坠,忍着疼痛回到床上,自己一人生下了我。为此,母亲后来常常叫我“小猪”。

母亲没有文化,却坚持让孩子读大学。母亲这辈子不精于人情事故,也不善于言辞,大多是听从父亲的意见,当与别人意见不一致,母亲多是拘谨地笑着,最后同意别人的意见。我清楚地记得,那是夏末的傍晚,太阳似乎要用尽最后的力气,把大地烤的更烫些,狂风也来凑热闹,卷着黄土和沙石飞舞,不时把地上的捆好的干柴,贴着地皮吹走好远。

我开心回家时,听到母亲抱着大姐与二姐哭泣,我隐约听到:“就算我累死,也不能让孩子没有文化。”听到母亲的哭声,我也大声哭着跑回家,父亲的意见是让大姐与二姐读中专,那时候中专有公费还分配工作,母亲却坚持让大姐与二姐读高中上大学,在我们那个小村庄从来没有人读过高中,看着风中哭泣的母亲,我永远记住了母亲的脆弱与坚强,犹如头上扎的红绿条三角巾,随风左右摆动。在一个多月的争吵打骂中,最后父亲同意了让大姐与二姐读高中,多年后三姐与我也读了市重点高中,这是父亲与母亲一辈子的骄傲,培养了四个大学生,而且是十里八村的第一批大学生。

 母亲省吃俭用,却做得一手好菜。记忆中,母亲总是忙忙碌碌,从来没有周末没有休息,即便是生病也在干活,母亲唯一能早点回家的理由,就是我们读高中一个月回家一次的时候,母亲总是说:“在外读书,没有多少钱,没有肉吃,营养不全,怎么学习。”就这样,每次回家都有鱼有鸡,母亲每次吃的就是鸡头、鸡爪、鱼尾,并念念有词:“这些最有味道,最好吃了。”

回学校又让我们带上各种炒好的菜和水果,每当这时,宿舍就如过节一般,吃着母亲做的夹馍肉酱,炸的小黄鱼,炒的辣子鸡,烙的薄饼,舍友们就会禁不住称赞。我想母亲要是听到了,肯定会像稻田中的一朵向日葵开心羞涩地笑着,迎着太阳笑着,甚至会笑弯腰。

 前几年,大姨病重,妈妈去大姨家照顾了大姨2个月。期间,母亲犹如照顾我们一样,每天早上起床做饭,把房间收拾的干干净净,给大姨梳洗,陪大姨聊她们童年、聊外公外婆、聊孩子成长。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微风吹着泛黄的树叶,偶尔有几片树叶落在地上,被过往的行人踩碎,母亲推着大姨出去晒太阳,与大姨聊着天,手里给大姨做一双绵布鞋,这一幅简单温馨的画面,常常使我感动,感悟到一种厚实的人生力量和割舍不断的亲情。这短短的两个月,有阴郁的日子,也有晴朗的日子,都成为大姨与母亲最私密的回忆。后来大姨去世了,走得很安详,母亲伤心的说道:“我们这一家,就我一个人了。”

母亲曾经问我,“孩子忘记了事情,大家都能谅解,还笑着帮他做好,吃穿住行都心甘情愿准备好,为什么老人把事情忘记了,却要被人训斥厌烦,被骂无用呢?”

 我想了很久不知怎么回答。我工作后,某个周末,想起了这个问题,迫不及待地打电话询问母亲答案是什么?母亲平静地说:“因为她没有父母了!”听后,我眼圈已经湿润,木讷的我,一句安慰母亲的话也没有说出。

母亲,没有文化,却在那个年代培养了4个大学生;母亲,没有吃过任何好吃的,却能做的一桌好菜;母亲,自己的身体不太好了,却叮嘱我们多穿衣;母亲,吃了很多苦,却从没有抱怨。被生活折磨过,才懂得珍惜,被命运抛弃过,才会知道不易,我想为平凡的母亲,颁一枚奖章,告诉母亲她的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来源【有得记】作者: 一路牡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