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心如死灰”大约是在高中时候,是一位失恋的同学写在他的笔记本上。后来在读《庄子》的时候,加上了前面那句“形如槁木”。昨天偶然看到了蒋勋老师讲该如何理解“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发现我以前的理解都错了。
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并不消极,而是大积极。槁木是在积蓄能量,为来年春天能够长出一片片绿叶。我们通常只看到枝叶扶苏,不太容易发现树干和根意义。只有在槁木的时候,才会展现出来,可以看到他真正的姿态。
让我想到了九千年的胡杨树,在树的缝隙,仍然一片绿叶倔强地伸出来。
原来底层逻辑都是相同的,大积极都开端于表面上的消极:
老子: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庄子:形如槁木,心如死灰
禅宗:心如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