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香稠》126:茶馆·“门板”·“老虎灶”·热水瓶

126

茶馆·“门板”·“老虎灶”·热水瓶



包家桥北堍的老街东侧,第一个店面是家上下两层、灰瓦顶、木墙体的茶馆。分别依次标记着“一,二,三……八,九,十……”或“1,2,3……,8,9,10……”数字的、大小整齐划一的长方形木板早已被取下,依次竖着叠放在门外墙根。宽敞的大木门框朝西洞开着,迎候着四方老宾新客。

——“店面”发音“滴米”。

——“茶馆”发音“梭柜”。

这样的一组木板,相互严丝合缝、融为一体,在当时乃至更久远年代,只要是临街的、有又宽又敞窗户的店铺、住宅,便是司空见惯的标配。晚上关店打烊或睡觉休息了,安上,白天开店迎客或起身露面了,卸下。周全些的店主或房东,还会在整个窗洞中间、安放妥帖的木板外侧,横向扣上一根两头到底的长木条,一头插入一侧的木框中,另一头不但扣入边框中,还会加落一把锁,完美!这套组合,妥妥的居家安全屏障,等同于如今的防盗窗哦。也许是开始时用在整垛墙大开的店铺上的吧,这样的木板被叫作“门板”。哪怕是真的只安放在窗户上,木板们依然被称为“门板”,后来者居下呀。

——“周全”叫“道地”。

弥漫着水蒸气和各色茶叶味、烟草味的包家桥茶馆的底楼屋内,摆着一张张黑乎乎、油光光的八仙桌,桌子周边的狭长木条凳上,总是坐满了喝茶、聊天的大老爷们。

踏上木门内紧靠西南角墙根的木楼梯,伴着楼梯的“咯吱咯吱”声,“踢哩塌啦”地上到二楼,面前就是间大茶室了。

——“茶室”发音“梭涩”。

茶室里除了一排排长长的、有靠背的木凳子外,在最前方还留出了一块地方,摆了一张简易的桌子,桌子的上面及四周用粗布覆盖。这里,就是说书先生吆五喝六、谈天说地的舞台所在。

——“桌子”叫“台子”发音“嘚子”。当地原住民口中,各式各样的桌子一般都叫作“台子”,极少加以细分。确要细分的话,最多在前面加上个限定语,如“木头台子”发音“冒豆嘚子”、“吃饭台子”发音“丘饭嘚子”,等等。

——“舞台”发音“舞嘚”。

包家桥茶馆的白天夜里、楼上楼下,永远是人满为患、人声鼎沸。屁股“钉”在板凳上的茶客们,边喝茶、边听书、边闲扯。几个相互熟悉的,还会凑到一张桌子上边喝茶边打牌消遣。所有人都在说笑着、享受着、兴奋着、陶醉着。

——“钉”:此处指茶客牢牢地占据着座位不挪窝、不离开、不回家。

——“听书”发音“听虚”。

我爷爷年轻时是这里的常客。我父亲踏上社会独自闯荡后,也成了这里的老面孔。莫非,这贪玩因子是可以遗传的?

茶馆底楼的进口处,木楼梯口的旁边,有一座顶天立地的“老虎灶”,正不间断的满怀激情烧着开水,弄得门口内外、茶楼上下满世界的热气腾腾。数排热水瓶在湿漉漉的灶面上整齐摆放着。

——“老虎灶”:为前来喝茶、听书的顾客提供或免费续添白开水,同时向周边、附近的居民出售白开水的烧开水场所。

——“热气腾腾”发音“捏气腾腾”。

记得那时的“老虎灶”收费还算公道,一热水瓶开水售价一分或两分钱。如此亲民、接地气的价位,谁家还浪费煤饼、柴火去专门烧开水呀。当然,家离“老虎灶”太远的就没这份便宜可占了,就像远离镇区的我家。

——“价位”发音“嘎位”。

不过,尽管只是一瓶一分两分的,可终究抵不过时间长、家里人数多呀,日积月累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再说了,一天用一瓶哪够啊,一天下来,喝的,洗的,不都要好几瓶?我家根本用不起,也未曾有过这样的念想和欲望。还是乖乖地用自家灶头、柴火,烧它个一大铁锅,用起来多爽快。实在不够,那就继续加水、添柴得了。这笔白开水的支出自然也就省下了,“省一分是一分”不是。

——“爽快”发音“桑跨”。

——“省一分是一分”发音“桑噎分是噎分”,叫“省一钿是一钿”发音“桑噎帝是噎帝”:能省则省。

我父亲不是常去喝一壶嘛,顺带着拎回一热水瓶开水不是轻而易举的吗?

——“轻而易举”叫“捯依码思”、“歇能”等。

这,你就外行了。拎着一只热水瓶来回走上一两个小时,这样的“买卖”,我父亲是不屑一顾的,就算付给他工钱也不会去干的。况且,抛开一瓶开水一大家子不够用不说,一路上拎着热水瓶晃来晃去,万一不小心碰碎了,那就亏大了。这瓶子好几个大洋呢,价钱贵着哩。

——“买卖”发音“码码”:此处指事情、举措。

——“晃来晃去”发音“晃雷晃起”,叫“翻颠翻倒”发音“翻滴翻倒”、“晃里晃荡”等。

——“大洋”:一种民间约定俗成的钞票的计量单位。它的出现,估计和以往的“银元”作为硬通货币有关吧,像一个“大洋”可能就是由早前的一个“银元”发音“银子洋帝”,逐渐演变过来的。反正我家里从来没看到过有这个玩意,这里过过嘴瘾而已。在如今的新场农村,“大洋”已和原有的价值没什么关联了,只是作为口语交流时表示“块”、“元”的钱的计量单位,即“一个大洋”代表“一块钱”、“一元钱”。同理,文中的“几个大洋”自然指的是“几块钱”、“几元钱”了。

——“价钱贵”叫“价钿大”发音“嘎帝肚”、“价钿巨”发音“嘎帝巨”或就一个字“巨”、“价钿大得不得了”发音“嘎帝肚嘞阿哒”或“嘎帝肚嘞霞起”或“嘎帝肚嘞嘿喂”或“嘎帝肚嘞搭勿撒”发音“嘎帝肚嘞呆勿撒”等。

你可别小看这热水瓶,它可是我们小时候的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呢。像图案特别鲜艳、漂亮的搪瓷材质外壳的热水瓶,还套着同样材质、风格的圆筒盖子,是这家刚进门的新娘子出嫁进门时娘家带来的必不可少的嫁妆哩。

——“图案”发音“肚案”。

——“外壳”发音“阿靠”,叫“壳牢子”发音“靠牢子”。

我家买不起这样的高级货,仅有的两个热水瓶都是最便宜、最普通的竹编的外壳。竹条的颜色早变成灰蒙蒙的了,好几根竹丝已断了、没有了。还好,内胆“热气”不减,不影响使用。

——“高级货”:高档商品、高价物品。

——“灰蒙蒙”叫“灰拨落脱”。

热水瓶的外壳一般是不会轻易去更换的,除非破损得没法用了,又或许这家太有钱了,需要以新的替换旧的、以时髦的替换老式的。平日里不得不需要更换的,基本都是指内胆的更换。原因不外乎要么不小心把内胆碰碎了,要么就是内胆不保温了,失去热水瓶的“热”水功效了。

听大人说,买热水瓶的内胆很有讲究,就看你的耳朵灵不灵。把内胆口挨近耳朵后,能听到“嗡嗡”作响的就是“好”的、能保温的。实际到底如何,很遗憾,我手里没买过,没有发言权。细细想想,好像不太靠谱。都是国营大厂生产出来的,不验收合格了能闪亮登场?

——“好”:合格、过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794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050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587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861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901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898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32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617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077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349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483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199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824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4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632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474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393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