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1973年加入欧盟。2016年,对全世界宣布脱欧。
这个事件对英国,对欧洲乃至对整个世界的格局,影响十分巨大,所以消息一出,便震惊了全世界。首相卡梅伦也是立刻宣布辞职。英国脱欧,即便在几百年后的将来,也是一个巨大的历史事件,人们彻底记住了这个不美妙的日子。
英国脱欧有多方面的因素。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当今世界的外部压迫。有英国本国政客的纠纷,也有英国民众的不满情绪。有英国本国政党的意愿,也有其他欧盟国家的矛盾。总之众说纷纭。
但是我觉得,导致英国脱欧最重要的还是经济原因。联盟终归是联盟,国家之间若是经济利益上不能产生共鸣,那么联盟势必不稳固。在我看来,英国脱欧,从他迟迟不肯加入欧元区的这一态度看来,就已经可以看出端倪。
欧盟应该是当今世界最独特的一个联盟。他有许多让我难以理解的地方。例如,他的联盟法高于各个国家本国的法律,如同我国的宪法高于地方性法规。各个国家之间往来,不需要签证,也不需要护照。欧盟区的人可以去欧盟区内的任何一个国家旅游和工作,畅游无阻。最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它的货币是统一的,用的是欧元,没有汇率这一道沟壑。
但是英国十分例外,它与其他欧盟国家一直是若集若离的状态。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始终都没有加入欧元区,不使用欧元。
欧洲诸国自古以来,就有些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为他后来形成联盟埋下了伏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统一思潮进入高潮。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就曾提议建立 “欧洲合众国”。1950年5月9日,法国外交部长罗伯特·舒曼提出欧洲煤钢共同体计划,整合欧洲煤钢工业的共同体。1951年4月18日,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以及西德签署为期50年的《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1952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此时的欧盟,已经初具模型。
1955年6月1日,参加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六国外长在意大利墨西拿举行会议,建议将煤钢共同体的原则推广到其他经济领域,并建立共同市场。紧接着,1958年,正式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58年1月1日成立欧洲投资银行,1959年正式开业。总行设在卢森堡。我认为欧洲投资银行的开设,使得欧盟一体化的经济有了基础,有了保障,加深了各国间联盟的意愿。
好日子说来就来,就在1965年4月8日,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起来,统称欧洲共同体。
之后的几年,丹麦、英国、爱尔兰等其他欧洲国家,相继加入欧洲共同体。常言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伴随着各种间经济的友好往来,各种有利于欧洲各国的经济政策也随之而来。各个国家之间取消了税收屏障,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也越来越发达。
也许是向往邻海美利坚合众国的统一,也许是为自己的老祖宗没能够像秦始皇一样一统江山而惋惜。终于,在1993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正式成立。加上苏联的解体,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加入了欧盟。
政治的一体化也极大地促进了经济一体化。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流通。3月1日,欧元成为欧元区国家唯一法定货币。
货币的统一,使得欧洲的经济又迈向了一个高度,欧洲货币一体化极大地推动了欧盟区内各国的经济贸易,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加入到了欧盟。他们也享受到了欧洲一体化所带给的便利与服务的生活。然而看似平静的湖面下却暗流涌动,眼瞧着欧洲一体化大势所趋,欧盟区的日子越过越甜美。英国脱欧,却打破了这美丽的梦幻,人们不得不从美梦中醒来。
2016年6月23日,英国就是否留在欧盟举行全民公投。投票结果显示支持“脱欧”的票数以微弱优势战胜“留欧”票数,英国即将脱离欧盟。
英国脱欧,从它对欧元的暧昧态度来看,不能说它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起码说明它的心思不在欧盟。
货币对于经济的流通,影响有多大呢?货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商品劳务交易的媒介物,一切的交易依靠的都是货币。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形成的连续不断的运动即为货币流通。流得越快的水,越是凶猛。流得越快的电,越是强烈。一个国家的货币流通速度越快,经济越发达。而欧元,是整个欧洲经济流通的媒介物,是实现各国间贸易无缝隙交易的基础。
要知道,欧盟的前身是一个经济体,有了经济一体化的需求,所以才有了政治一体化的需求。欧洲经济流通,依赖于欧元的流通,如果欧盟区的每个国家各自使用自己国家的货币,那么各个国家间的经济便有了媒介物的隔阂。
英国不使用欧元,很显然,它并不太认可欧洲经济的一体化。英国不使用欧元,所以它一直没有真正融入欧盟,它的经济没有真正和欧盟融为一体,经济上无法达成共鸣,政治上也很难有共鸣。也正因为英国不使用欧元,对欧盟的经济依赖并不像其他国家那么强烈,所以它也有脱欧的资本,民众也有脱欧的意愿。没了感情的夫妻,若是有经济上的牵扯,那么婚就离得慢,少了经济上的纠纷,婚想离就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