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曾在学校落满灰尘的图书馆书架上,在拥挤繁多的考试辅导书中看到了一本三毛的散文集《雨季不再来》。
那是我第一次在文字里遇见三毛,从第一篇《当三毛还是在二毛的时候》到最后《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我第一次明白什么叫文字的魅力。
这些诞生于三毛17岁到22岁之间的作品,像是树木年轮般清晰生动地记载了三毛的人生蜕变,从青涩到成熟。
后来因为学业繁重,三毛和她的书籍都被当作是青春记忆里最珍贵的部分,被时间封锁在灵魂最深处,即便落满灰尘,也从不容忍他人玷污。
事隔经年,再一次听到三毛火遍全网的时候,居然是因为一个桃色事件。
桃色事件的女主角声称自己是三毛的转世,是为了爱才去出轨一个有妇之夫。
如果真的如倪匡先生的说法,三毛以自杀的方式去追寻生命的第二阶段——灵魂的话,她在灵魂转世之时,一定会选择成为撒哈拉沙漠里的一棵树,即便孤独,却足够快意潇洒。
她是三毛,不会迁就任何人,她就是这世间至情至性,至善至真的三毛。
谨以此文,再简单勾勒这位早已神隐人间的奇女子一次。
1943年,三毛出生在重庆,一个战火连天的年代,父亲有感世道维艰,渴望和平,为三毛取名陈懋平。
从幼年时开始,三毛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就已经表现出来了。写字时无论如何也写不出懋字,幼年三毛便擅自做主为自己改名为陈平,几次三番下来,父亲不得不认可了她的行为。
学生时代时代的三毛就已经在文学方面展现出了她的天赋,并于1964年得到校长张其昀的特许,进入文化大学做旁听生。
1967年,成绩优异的三毛决定休学,远赴西班牙的马德里大学就读。
也是在那段时间里,三毛遇到了她的命中注定——三毛的荷西。
在没有遇到荷西之前,三毛就像是孤独的无根鸟,不停地飞翔,却始终没有方向。
而在遇到荷西之后,三毛就像是浮游江湖的扁舟,终于找到了一处停泊的浅滩。
比起荷西的一见钟情,三毛则是在悠游岁月中,慢慢滋长出对荷西的爱情。
1970年,三毛经历了未婚夫的猝死,心灰意冷回到西班牙,遇到了六年未见的荷西。
当年还是高中生的荷西,已经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人,当那个六年前红着脸说想跟自己结婚的男生再次出现在生命里的时候,不停在漂泊,追寻纯粹自由纯粹爱情的三毛终于停下来了。
1973年,三毛跟荷西在西属撒哈拉沙漠的当地法院公证结婚。
有人说,爱情是自由,而婚姻是束缚。
但是婚后的三毛却迎来了她人生里最自由的时刻,在爱情的滋养下,三毛的创作生涯也到达了高峰。
每天对着这茫茫无垠的沙漠,和亲爱的荷西过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凡生活,体味着她从未感受过的小女人式幸福。
用三毛母亲的话来说,这位特立独行的次女不能忍受虚假,一生都在追寻着真实。这一点在三毛的作品中也能窥见一二。
三毛的文章就如同她的人一样,不需要太多的粉饰,永远在原生态的生活里,展现出人生百态。
婚后第七年,丈夫荷西因为事故去世,早已收起漂泊,准备一生就做个幸福小女人的三毛不得不重新开始在这浮乱的人间继续流浪。
如三毛这样的女子,但凡付出真心便绝没有可能如此坦然地面对挚爱离开。为此,身旁好友时刻不离地陪在三毛的身旁,直到她吐口绝不自杀才肯离开。
1981年,三毛选择结束异国漂泊的生活,回到故土,而此时的三毛已经重新又变成了那个孑然一身的奇女子。
三毛重新开始上路漂泊,去了中南美洲,她去了墨西哥,去了洪都拉斯,去了巴拿马。
三毛又变成了幼时不按常理出牌,永远孤独,永远隐没在没有别人的角落里,带着潇洒不羁的灵魂慢慢在这世间寻找遗忘的方法。
中南美洲之行结束后,三毛写下了游记散文集《万水千山走遍》。
在《万水千山走遍》中有这样一句话,算得上是三毛对自己与荷西的倾世绝恋做结。
三毛说:世间的欢乐幸福,总结起来只有几种,而千行的眼泪,却有千种不同的疼痛,那打不开的泪结,只有交给时间去解。
很多人都说,三毛是个绝对的理想主义者,而她的一生也极力按照她理想中的那样,极尽潇洒,极尽自由。
即便是那位陪伴了三毛七年的荷西,也最大程度保证了她的自由。
很多人爱三毛的原因,正是在这里。
三毛活出了其他人敢想却不敢做的人生,就像是三毛的挚友古龙先生笔下的江湖。
其他人都在说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三毛却说:人在江湖,从不迁就。
1990年4月,三毛在新疆遇到了她生命里又一个特殊的人物:西部歌王王洛宾。
这段相隔三十多年的忘年恋并没有持续多久,短短十四天后,三毛搬离王洛宾家,回到台湾。
这人来人往的世间已经没有人能像荷西一样,让三毛停留了。
三毛再也没有遇到一个笑着说破碎的心可以用胶水粘合的人了,骄傲自由的三毛终究也没有去迁就任何一个人。
1990年,三毛完成了她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她的第一部中文剧本:《滚滚红尘》。
三毛在这部剧本的前言中说:人的第一部作品,往往不经意地流露出自身灵魂的告白。
一生追寻真爱,追寻自由的三毛就像是这部《滚滚红尘》一样,其间虽遇到过无数的峰回路转,但终究还是尽数错过。
1991年1月4日凌晨,前一天刚刚做完手术的三毛被人发现以尼龙丝袜悬颈,自杀于厕所的狭小角落里。
一生未迁就的三毛,最终还是迁就了那根高度不够的点滴架吊钩,以端坐的方式和这个世界告别,只言片语都没有留下来。
三毛想说的,其实都在她的文章里,关于她的告别,她早就留下了给所有人的话。
岁月可以这样安静而单纯地流过去,而太阳仍旧一样升起。
晚安,三毛。
晚安,亲爱的你们。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