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个社会时不时报道着杀人事件,作为一名普通的市民,对这些新闻早已见怪不怪,可山东淄博市发生的一宗骇人听闻的中学生杀人案令我不得不提起了笔。
看完这则新闻,我的整颗心都在颤抖,心中升起一种难以名状的难受,我无法想象一个14岁的少年竟然如此的凶残,更无法想象令他作出杀人动机的居然是为了争一个第一。
不得不说,这个世界真的有恶魔!
整个事件是这样的:马某和秦某都是初三某班的学生,两个都是非常出色的男生,马某长期第一,秦某位居第二。应该来说,数一数二的成绩都算是非常优秀的学生了,可就是他们的优秀让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了一起。
马某的更优秀在秦某眼里,成了原罪。
于是,秦某心中生出邪念,向马某伸出了杀手。
秦某通过冷静的调查,藏匿,躲在马同学的家居住的单元楼栋里,冷静地布局,伺机绝杀。
那一天,和往常一样,马某放学回家走到自家楼东口,刚伸手打开单元门,躲在黑暗中的秦某一跃而起,刀子快又狠地捅进了马某的胸口,这一刀直插心脏。
马某血流满衫,凭着求生本能他向外挣扎跑去,秦某紧追不舍,一刀吹向马某的颈脖,脖子被吹掉一半,颈脖动脉被砍断,鲜血喷涌而出。
杀红了眼的秦某哪停得下手,随后他追着马某继续狂砍,一刀又一刀,在马某的胸前和背后连捅数十刀,刀刀毙命,总计13刀,凶残程度惨不忍睹。
其母从楼上家中赶下来,抱着仍有体温的儿子,哭得呼天抢地,可是再也唤不回儿子了。
本该花样的年纪,怎么也没有想到会葬送在同班同学的手里,家近在咫尺,却再也回不去了。
2
一个14岁的少年,一个班级的优等生,为何会做出如此泯灭人性、丧尽天良的行为?
据调查,早在凶案发生前,秦某就恶狠狠地警告过马某:“会考你必须考4个B,你如果考得比我好,我一定杀了你。”
结果,考试成绩公布,马某依然比秦某好。于是就有了慘绝人寰的一幕。
法国作家雨果说:凡是嫉妒的人都很残酷。
透过现象来分析秦某,无非是嫉妒两字在作祟,由于嫉妒,秦某见不得别人比他好,导致心理严重变态,将魔瓜伸向了考第一的马某。
法网恢恢,等待秦某的也将是一个“死”字。
嫉妒是一把双刃剑,刺向别人身体的同时,也刺进了自己的心里。
3、
古代三国时期有一个典故叫“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华,设下计谋,但被诸葛亮一一破解。一气——周瑜想攻下南郡,诸葛亮承诺不抢南郡,但他私底下叫赵云坐收渔翁之利,趁乱夺下了南郡,周瑜被气得头晕目眩;二气——周瑜用美人计将孙仁许配给刘备,骗刘备来东吴,将刘备抓住,逼诸葛亮拿荆州来交换,不料,诸葛亮让夫人撑场面,让刘备与夫人安然回到蜀国,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大怒,口吐鲜血,伤口崩发;三气——周瑜一计不成,再生一计,以假借西川之名夺回荆州,但被诸葛亮的慧眼识破,大败而归,周瑜哀呼“既生瑜,何生亮”,伤口复发而亡。
嫉妒就像绿了眼的妖魔,让人变得满面狰狞,一旦让它揣住你嫉妨的尾巴,就会把你拉下万丈深渊。
4
而生活中的“周瑜”和“秦某”太多了,好友娟脸上的疤痕就是嫉妒留下来的祸。
娟的前男友非是一个花心的“中央空调”式暖男,经常在跟一个女孩确定关系的同时还暖着其他的女人。珊就是非暖着的女人之一,珊把非对她的暖当作是非喜欢她。当她看到非对娟比对她更好时,她就心生嫉妒。
有一天,下班途中,珊埋伏在娟下班的必经之路,迎面走过的时候,突然从身后拿出一瓶硫酸朝娟脸上泼去,猝不及防的情况下,虽然娟用手挡了一大部分,但还是在右脸上留下了永远无法消退的疤痕。
回头想想,心生嫉妒和怨恨的人真的很可怕,他们的眼里只能容下自己,却容不下比他更美好的人和事;他们的心里充满了计较和小气,却看不到世界上美好的事物和更广阔的天地,所以同时,他们又是可悲的。
5
人格的健全比什么都重要,德育才是教育中的重点。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偶然和一朝一夕促成的,它是一个漫长积累的过程。
作为父母,作为教师,作为与事情息息相关的人,我们是否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成长?
外在固然美好,可没有良好的内在,生命终将腐朽死去。
作为笔者,我想呼吁大家,去关注身边的人的心理成长,防患于未然,避免一些恶魔无厘头的伤害;
作为家长,我想呼吁所有的家长和老师们多注孩子们的心理成长,把恶魔扼杀在摇篮中,让孩子心里充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