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北京的天气莫名地好。
风大,少有雾霾,蓝天很多,气温算不上太低。除了太干燥,没别的毛病。
于是在跑友们一般认为不容易坚持的十二月,我跑了140公里,而天气最好的秋天,一般也就是120公里。
十月底开始中午跑步,每周差不多两到三次,从十一月到二月,每个月跑量都在120公里以上。如果不是有午跑的习惯,真不好说冬天还能不能坚持跑步。
这是我坚持午跑的第三个冬天了。
起初只是觉得跑成了惯性,天气变冷,早晨黑乎乎的,起不来,勉强去跑也总觉得浑身沉重。夜跑更不用说,总被这样那样的事打断,还要提防道路不平,要当心安全问题。
不跑,又不甘心。只好自己想办法。
一开始是在深秋季节去看银杏树的金黄,只有中午的时间,干脆跑一路赏一路。然后,十月中下旬开始,当中午没有那么热,就开始了一冬的午跑。
三年了,慢慢发现中午的好。别人都在休息,出去跑个步多数时候不会被打扰。在暖暖的阳光下穿过街道,进入方圆两公里的公园,冬天的寒意并没有那么明显。在温度最舒适的午间戴上帽子手套,出去跑一跑,久坐的疲惫,开会的折磨,让人心烦的办公室种种,似乎消融在一步一步向前的痛快里。
午跑,有点像是充电,披星戴月去上班,消耗了一个半天,中午的这一跑,又满血复活了。
随着速度慢慢加快,路程也逐渐加长,从最初跑个五六公里,到现在的十公里,连续三个冬天,没有辜负那些渐渐落叶的树木,一点点冻结的湖面,季节与跑着的我,相伴相知,令我自如舒畅。
时间长了,习惯于接近中午时观察天气,来决定这个中午的安排。当然也常常有犹豫、犯懒的时候,两个小人打起架来,就需要关上大脑里的声音,凭借本能换好衣服上路。——跑起来就好了。若是真的特别不想跑,就休息调整。反正,正午的好阳光总会把我吸引出去的。
最初午跑还有点不好意思。出门遇到同事投来的惊奇的眼光或者询问,还总有点想解释,或者只想着悄悄溜出去。好在慢慢习惯了,只是笑笑应答,就不管不顾地跑出去。
许多人问过我怎么解决刚吃完饭就跑步,怎么处理出汗的问题,下午困不困,也有许多人表示了赞许,也说过想要开始锻炼。
起初我认真回答,告诉他们我的诀窍,渲染冬日阳光下的暖意,以及冬天不会出多少汗,回办公室歇一会儿就好了……老实说,后来我发现了,多数人只是想想而已,还常常因为这些所谓的不便利放弃中午锻炼的念头,于是我也只是简单甚至用玩笑话回答。
恰恰从这件事上,我知道,当你想做一件事,总会找到办法,但当你不想做,满地都是借口。
对于生活,每个人有自己的排序方式,可能我会更喜欢阳光下的慢跑,喜欢在风里感受自然,你若没有这种兴趣,勉强也坚持不了多久。至于是午跑还是晨跑,或者夜跑,都是一样的道理。
我一直觉得,跑步这件事,更多折射出对自己时间的管理,对生活节奏的把握,是一种自律。正是这几年坚持了跑步,我才对自律有了更深切的体会,也才真正相信自己可以做到痛并快乐的坚持。
午跑的不便,可以列举出很多,但午跑的快乐,可以更多。很多时候,在公园里会经常遇见同好者,吭哧吭哧地跑着,我们偶尔会交换个眼神,那是属于跑者的快乐。一圈又一圈,他们的身影也激励着我。
斯科特·派克在他的经典著作《少有人走的路》里说过,人生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接受这一点,勇敢地去解决问题,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而幸福人生最终要通过自律来获得。
自律,并且品尝伴随而来的痛苦与甜蜜,这样的滋味,才会是真正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