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是一个运动爱好者,所以我的一个好友总是给我发来各种文章:《跑步伤膝盖?中国女排队医:跑步并非人人适宜》、《过度运动带来的伤害》、《你的跑步并没有让你更健康,只会加速你的死亡》……
每次我的回应都是:谢谢关心和提醒。接着还是该跑步时继续跑步。
最后我这个朋友发来信息说:从我的判断来讲,你基本上是疯了,疯了。
我的回应是:那就别和疯子讲道理啦。
我理解朋友的好心,当然我也知道我所做的运动是否已经过量,只是我不想做任何的争论,因为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当然相应的行动也是不一样的。
按照柏拉图的记载,苏格拉底曾经讲过一个洞穴人的故事:
假设有一群人,一辈子都住在一个洞穴里,他们被锁链捆住,不能转头,只能看到面前墙壁上的影子。在他们的后面,有一堆篝火,如果有人从这群洞穴人的身后走过,火光就会把他们的影子投射在洞穴人面前的墙壁上,他们会认为,影子是唯一真实的事物。
我们再假设有个洞穴人碰巧逃了出来,他转过头,看到了火光,也看到了来来往往的其他人,他会觉得很困惑。他的眼睛会感到痛苦。他会想,影子可能是真实的,原来的物体才是假。如果这个人一步步走出洞穴,到了阳光下,他可能会更恼火。直到他的眼睛适应了外部的世界,他才会意识到,自己已经被解放了。这时候,他会怜悯他在洞穴里的同伴,也会痛恨自己原来的信仰。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是那个看到了外部世界的洞穴人,你该怎么做?
你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你把真相告诉别的同伴,那么别人会觉得你是个疯子,甚至会把你痛揍一顿;另一种选择是你不告诉别人,但这样子你又会觉得内心很痛苦,你不忍心看到别人生活在虚幻之中。
我们其实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洞穴人,我们都受制于自己的洞穴限制,我们做出的判断都是基于自己所处的情景和自己的认知,我们谁都没有办法说服谁,这个世界很难能够“一概而论”,所以花费时间去给别人讲你再洞穴外看到的不同法风景是一种徒劳的行为,甚至说是一种冒犯。
虽然人们生活在同样的世界、头顶同样的蓝天,脚踏同样的大地,呼吸着同样的空气,最终却不一样,甚至截然相反,面对同样的问题,拿出截然相反的解决方案,在同样的场景里作出截然相反的决定……
就如同我们探讨如何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成功,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总结下来成功的公式:
成功=技能+运气
人们所从事的活动,其中“运气”这个因素所占的权重各不相同,但我们可以按那权重从0到100%的顺序排列起来……
于是,在类似象棋、围棋这类活动中,技能占100%,根本没有运气的空间;而在纯粹的赌博,比如抛硬币这个活动中,根本就没有技能的空间,运气的权重占100%。而在这两个极端中间是各自技能和运气成分不同的“光谱”——比如打篮球,技能很重要,但偏偏运气不好,看似已经投中的球在篮筐里来回弹几下竟然出来了!
就如下图中你所看到的左侧更偏向于技能,右侧更偏向于运气,只是你知道你所做的事情处在哪一端么?
处在左侧靠技能的人向右侧靠运气的人给出建议,当然是不靠谱的。
在左侧世界里,你与他人讨论是很容易的,因为越往左,不确定性就越小,于是,讨论的方向结果通常都很确定——在这样的时候,讨论的价值是巨大的。可在右侧的世界里,你就会发现与人讨论很困难,因为越往右,不确定性越高,乃至于很难多方同时正确地理解真相,跟更不用提仅用语言这个模糊的工具达成最终意见的一致了。
英国著名作家C•S•刘易斯在《纳尼亚传奇》这本书中对我们的忠告:找到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们,跟他们分享你得到的东西,但如果你还没有找到这样的同志,不妨在其他洞穴人那里保持沉默。生命是如此的短促,除了探寻和服膺真理,我们真的没有更多的时间浪费在无谓的辩论上。
感谢:李笑来《得到》专栏文章《投资的世界到底长什么样》;何帆《得到》专栏文章《人性的奥秘5:哈弗大学校长“失业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