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是艺考的日子,各地的帅哥美女们都忙着考试,童星现身考场被粉丝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不时出现的“小热巴”、“小杨幂”等明星脸也给吃瓜群众带来不少惊喜。不过,前两天曝出来的一条新闻,却有点辣眼睛,一名女生从山东菏泽赶到济南参加音乐剧表演专业考试,因面试不佳,考后坐在地上痛哭,向母亲哭喊:妈,我不考了,我对不起你;现在压力太大,让我回去吧!
考试失败=对不起妈妈?
视频里的女孩情绪崩溃,坐在地上给妈妈打电话,可是说出来的第一句话却是,我不考了,我对不起你!
心疼这个女孩子,从山东千里迢迢来考试,第一场就发挥不佳,无人安慰,打电话给妈妈,却是道歉。想必这场考试里,她背负的更多的是母亲的期望吧。因为背负着太大的压力,所以第一场考试就发挥不好,发挥一失常就情绪崩溃,以至于在公开场合,在拍客的镜头底下嚎啕大哭。
背负着父母的压力参加考试,是多少人儿时的噩梦。
犹记得小学时邻居家的姐姐,聪明伶俐,成绩在学校都是数一数二。母亲是个全职妈妈,为了让她有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举全家之力在市里买了一套学区房,让她到市里最好的学校读中学,自己则专职陪伴,为她洗衣做饭。自觉付出很多的母亲当然不会放松对孩子的要求,平日各种大考小考,成绩掉了一名都要做检讨,对女儿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为你付出这么多,你要是读不好可就太对不起我了!她对女儿高考的要求是:至少全国前十名的高校,争取清华北大。
遗憾的是,在母亲的高压政策下,姐姐的成绩越来越差,甚至还不如转学之前,高考前夕,竟然直接在考场门口晕倒了。
相比之下,坐地痛哭的艺考女生还算是幸运的,至少她没有压抑自己的痛苦,尽管释放的方式不太优雅,但痛哭过后,心情总会有所好转。那些背负着巨大压力,又不被允许哭泣打滚的孩子,才真的是可怜,哪天积郁成疾,或者顶不住压力跳楼自杀了,父母才追悔莫及。
为什么孩子越来越无法面对失败?
表弟的儿子轩轩喜欢下围棋,经常和爷爷对弈,一开始,为了鼓励轩轩,爷爷经常故意让他赢。赢了几把以后,有一回爷爷没有让,赢了轩轩几步。这下完了,轩轩开始嚎啕大哭起来,谁也劝不动,非要爷爷再回到走赢之前的那几步重新下。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玻璃心了,搭好的积木倒塌了要哭,手里的东西掉在地上了要哭,连一个气球飞走了也要哭闹上半天,遇到问题不是想着怎么去解决,第一反应就是大哭,期待哭声能引来父母帮他解决问题。
近几年,青少年的自伤、自杀呈明显低龄化趋势。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一项在上海展开的调查显示:上海地区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一闪而过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认真考虑过该想法的也占到15.23%,更有5.85%的孩子曾计划自杀,并有1.71%的中小学生自杀未遂。
孩子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幸福感却大大降低了,这是为什么呢?
大多数玻璃心的孩子,自我价值感都比较低,表面上,他们很自我,容不得外界的一点点侵犯,实际上,他们非常在意别人的眼光,甚至把自己的快乐和痛苦建立在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上。这样的心态,很大程度上源于家长的“捧杀”,比前以往多子女家庭放任式的教育,现在的家长,从孩子还在肚子里的时候就花费了很多心血,花的心血多,自然期望值也高了。
一方面,会抓住孩子的每一个细节猛夸,孩子会笑了、会翻身了、会走路了,甚至眼睛大一点、头发密一点都是夸奖的理由。过多的赞美,会让孩子患上“表扬依赖症”,听不得一点批评,即便是自己的父母、老师都说不得。
另一方面,孩子又背负着家长太多的焦虑。隔壁的宝宝和自家宝宝同月龄,牙齿却已经长齐了;同事的女儿会唱好几首儿歌了,自己的孩子却连话都说不利索;亲戚家的孩子,期末考试比自家孩子高了几十分……这些再正常不过的小事情,都会困扰着父母,这样的焦虑传递到孩子身上,随之而来的就是失望与失落,自责与自怨。孩子的心在被表扬的飘飘然与达不到父母期待的无助中大起大落、忽高忽低,自然快乐不起来!
不仅如此,一旦遇到什么挫折,还很容易怨天尤人、意志消沉,很长时间都走不出来。
我们总是教育孩子要努力、要成功,却忘了告诉他,要如何坦然地面对失败?我们总是努力庇护孩子,希望他能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却忘了自己也有老去的一天,保护得了孩子一时,却保护不了孩子一世!
孩子用“三种思维”面对挫折和失败
所有的失败,从整个漫长的人生来讲,都只是一种经历。同样是落榜,有人自杀、有人痛哭,唐朝诗人张继却将苦闷的心情化作优美的诗句,写出了传唱千古的《枫桥夜泊》,这是何等广阔的胸怀和智慧。
我们为什么不敢让孩子面对挫折和失败呢?
少一些包办,让孩子多一些尝试与探索,帮孩子建立“遇到问题积极解决”的思维。
孩子一岁的时候,尝试自己吃饭,你若是担心他把汤匙伸到鼻子里,担心他弄脏了衣服,拿过汤匙来喂他,慢慢地,他觉得等着大人来喂饭,比自己吃轻松多了,再也不肯自己吃饭了。你若不管他,慢慢地,他总能找准角度把汤匙伸到嘴巴里,不再吃得满身都是。孩子到餐馆用餐,想喝水,不妨鼓励他自己找服务员要水,让他学会跟陌生人打交道。
孩子跟同龄人发生了冲突,只要不会发生危险,尽量让他自己去解决。他需要通过一次次试错、调整、被拒绝、受打击、想办法、做改变的过程,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帮助孩子建立起“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他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不会再过分纠结于“难过、委屈、郁闷”这些负面情绪中,而是致力于如何解决问题了。
有技巧地安慰孩子,让孩子学会以辩证思维对待失败。
小时候,有一次我因为竞选班长失败而向爸爸哭诉,爸爸只说了一句:“没选上班长,你有更多业余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让我不再为竞选的失败而烦恼。这是典型的“辩证思维”,在孩子漫长的学习生涯中,每一次失败,都有积极的意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孩子如果能以这样的思维来认知事务,人生会变得很豁达!
适度的赞美,中肯的批评,让孩子学会淡定面对别人的评价。
有个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一位中国妈妈去一位外国友人家里作客,见面后中国妈妈夸赞对方的小孩漂亮,外国妈妈却觉得中国妈妈不应该夸奖孩子的外表,让孩子认为天生的漂亮是值得骄傲的资本。
这样的做法虽然不符合我们的国情,但也告诉了我们夸奖孩子的技巧:要夸赞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外表。当然,在夸赞行为的时候,多夸具体的事务,而不是整体,夸事实本身,而不是人格。
对孩子的批评也是如此,就事论事地指出问题,既不上纲上线,也不刻意遮掩,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而建立起内在的自信。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少不了来自别人的各种评价,只有真正自信的孩子,才能坦然面对别人的评价,做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