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德的《人间食粮》,有评论说它是20世纪上半叶“不安的一代人”的圣经。在这部风格多元、高度追求个人价值、呼唤生命活力的散文集中,相比它的思想内核,那优美的文字、错落的语句节奏和巧妙的比喻则更让我欢喜。阅读这些流畅的旋律,在阳光暖暖照在身上的周末午后,让人微醺。关于信仰、关于快乐与忧愁、关于大自然......不如随意罗列一些,便是《人间食粮》给我的礼物了。
为求心安,找寻信仰。那个护佑自己的神在哪里?上帝是什么。纪德说:
-上帝无处不有,无所不在,在哪里却又寻不到,于是就随意下跪了。
-上帝嘛,也就是在我们前边的东西。
与其信仰上帝,不如转求自己的生命之光:
-你要效仿那些手擎火炬为自己照路的人。
-关键是你的目光,而不是你目睹的事物。
-只因基督说过:“来找我吧,你们都受苦受难,我会给你们解除苦难。”人们就以为,只有折磨自己,饱尝痛苦,才能去见上帝;人们把上帝给人解除苦难变成了“赦罪”。
时时新日日新,不留恋已有的,用孩童的目光看世界,心中充满期待和欢乐:
-但愿你的视觉时刻更新。智者就是见什么都感到新奇的人。
-你应当焚毁心中的所有书籍。
-我再生为一个新人,来到这新的天地,来到这彻底更新的事物中。
纪德对“思想”状态的描写,我认为是书中最精彩的段落之一:
-我也体验过微微改变思想的醉意。记得有一天,我的活跃思想,就像一节节抽出来的圆筒望远镜。总以为抽到最后一根,已经细极了,结果又抽出一根更细的。记得还有一天,我的思想变得十分圆滑,只好任其滚动了。还记得有一天,我的思想变得极富弹性,每种思想都相继采取所有其他思想的外形,相互变来变去。有时,两种思想平行,仿佛永远延伸下去而不相交。
人生起起伏伏又落又涨,行驶在命运之海,独自漂泊,但即便如此仍有自己可以决定的方向,如那不逐浪而去的海水:
-海水由一道波浪涌起,随即脱离,从不逐浪而去。每个浪头只在瞬间掀动同一处海水,随即穿越而过,抛下那处海水,继续前进。我的灵魂啊!千万不要依恋任何一种思想!将你每个思想抛给海风吹走吧,绝不要带进天国。奔涌不息的浪涛,是你们使我的思想如此动摇!你在波浪上什么也不能建造,波浪一遇压力就逃之夭夭。
-我在海上究竟究竟算什么呢?——一个软木塞,一个任凭风浪抛掷的可怜的瓶塞。
-顺其自然,甚而忘却波浪;无念无欲的快感。化作一个物体。
-我常想,幸福属于那些在世上无牵无挂的人,他们总是流动,怀着永恒的热忱到处游荡。
人是有忧伤,有快乐,有热情,有梦想的生物,七情六欲各种欲望塞满了我们的身体,是追寻欲望的脚步还是还是放弃可有可无的东西,怎么才能净化这具驱壳,以圆满自己:
-忧伤无非是低落的热情。
-哦!我暗自思量,全人类都在安睡和享乐这两种渴望之间疲惫不堪。
-在我看来,全人类就像个病人,在床上辗转反侧,想休息却怎么也无法入睡。
-我们身上的各种惰性呦,你们全在痛苦中等待,等待套上一种欲望拉走你们,那得是向往最美丽的地方的人......雪橇!我要把我的全部欲望给你套上,让我们飞驰,在你后边扬起雪尘!......
-梦想明天是一种快乐,但明天的快乐却是另一样,幸好事实与人的梦想不同;唯其不同,事物才各具价值。
-死亡不过是别的生命的准许证,为使万物不断更新,为使任何生命形成在“此生”表现,都不超过应占据的时间。
-凡是你感到自身独具、别处皆无的东西,才值得你眷恋。
-还有多少东西我们可以卸掉啊!灵魂再怎么卸空了,也不足以满满盛下爱——而爱情、期待和希望,唯有这些才是我们真正的财富。
-当然,并不是看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带走,而是放弃多少对我可有可无的东西。
看看大自然吧,它展示快乐,成熟,美德,没有永恒之美,一刹那的芳香是珍贵。奔向远方吧,那是你该去的地方:
-泉水清淡得像空气,无色无臭,近乎无存,只因其无比清冽,才感到其存在,恰似深藏不露的美德。
-当快乐变得美味可口时,你就称为水果。当快乐变成歌声,你就称为鸟儿。
-最美的花朵也最先凋谢。赶快附身去闻它的芳香吧。永不凋谢的花朵是没有香味的。
-你怎么能看出果实熟了呢?——一离枝儿就看出来了。成熟就是为了奉献,最终无不成祭献品。
-任何美德,唯有舍弃自身才能圆满。果实的无比甜美,就是要追求萌芽。
-不要去吃你的祖先消化过的食物。瞧一瞧梧桐树和五花果树带翼的种子飞翔吧,它们似乎懂得,靠父辈的荫庇,就只能变得孱弱,衰退下去。
“你穿越的速度越快,目光也就越贪婪;你逃离得越匆忙,拥抱也就越要果断。”
——安德烈·纪德《人间食粮》
关于作者
安德烈·纪德(1869-1951),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法国乃至整个现代西方文学史、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广泛关注宗教、爱情、家庭、性、政治等各类问题,热烈歌吟解放与自由。主要作品有散文集《人间食粮》,小说《窄门》《田园交响曲》《背德者》《伪币制造者》等。1947年作品《田园交响曲》获诺贝尔文学奖。
阅读来源:《人间食粮》
作者:【法】安德烈·纪德
翻译:李玉民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