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建设#
小喜乐打点滴最后两天,血管很难找了,针在血管里进出打转好几趟,我都不忍直视,他也只是哼了一声说:妈妈有点痛。我说:觉得疼你想哭就哭一哭吧,但护士阿姨很轻的,就快打好了。
有人问我,小喜乐真的不怕疼嘛?
怎么可能!他也是血肉之躯呢!
很小的时候打预防针,他没哭过,朋友说太小不懂,大了一定会哭闹厉害。现在稍大,他还是不哭不闹,不是没有痛感,也不是不懂,而是太懂而淡定,我只希望他面对类似情况,越大越淡定。
未知总会让人紧张。面对未知,大人做不到百分百避免紧张,更别说孩子。所以很多事发生前,我都会提前给他做些心理建设。
心理建设一般分三步:1、告知流程。让他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有个大致的轮廓概念。2、实地观摩。边观摩事情本身,边分析事情可能产生的结果。这个步骤很重要,最好预留出时间。3、实际体验之后的交流。询问他的感受,了解他的视角里对事情的看法,产生彼此间互动。
就诊前。我会用他能理解和接受的方法先做个引导(比如他听过的类似情景的故事,或者我临时杜撰一个有他喜欢角色的类似情景的故事,麦昆什么的),再告诉他即将发生事情的流程:妈妈先去挂号,然后我们一起排队等叫号,轮到我们了,医生会让你躺下用听诊器听,听胸口后背,再会要求你张嘴,用个小木板压住你的舌头,看看喉咙有没有发炎,最后你就可以坐起来,等待医生出具处置方案。也会告诉他医生做的这些动作目的是什么,他可能会有什么感觉,痛还是不痛,如果配合医生多半能又快又不难受,不配合的话多半是又耗时又不舒服还心情不愉快……
每次就诊,他都会根据我之前告诉他的细节,自己仔细体会,给我反馈,和我交流这次医生多做了什么少做了什么,我也会告诉他为什么多做为什么少做。几次下来,一上诊断床自己就会主动躺下,让医生听听,看见医生拿小木板就会主动张嘴给医生看,结束后会自己爬起来,爬不起来会跟我说:妈妈!医生看好了,我要起来了,你帮帮宝宝。
输液前。告诉他我会先拿号,排队交补液再拿号,到输液区排队输液,再去观察床位直到输液结束。并且带他到每个步骤的区域去围观视察一下,以便从各种感官上有最直接的感受。
其中最重要的是输液区,我会告诉他护士阿姨怎么找血管,把针扎进去的时候会有小蚊子咬一口那样的疼痛。有的小朋友会因为疼痛不能忍受大声哭泣,这是很正常的。每一个人的痛点不一样,妈妈不会要求他是男孩子就必须坚强不哭;也告诉他有的小朋友觉得疼痛可以忍受,所以安安静静不哭。他是可以根据他当时的真实感受选择哭或者不哭的。有了这样的心理建设,等候时,他表现得并不像很多孩子那样如临大敌,反倒是很淡然在一旁玩自己带去的汽车。
轮到他时,他也会略有紧张,不停和我确认:妈妈不痛的,妈妈不痛的。其实可以感受到他也是在给自己鼓气。我则不停言语宽慰:会有一点疼,小虫子咬一口的疼。并捂住他的眼睛(他倒是总要扭着头想直视整个过程)告诉他护士阿姨进行到哪一步了......大部分时间他疼了都只会哼一声,始终没选择哇哇大哭。
到第4天,他都能很淡定和护士阿姨攀谈,问:阿姨今天我打哪只手?护士阿姨看看他的手说:血管都青了哦,拔针的时候要压紧些(可能有些疼,他总是不让我压太紧),回去热水敷敷哦……他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然后重复护士的话:拔针的时候要压紧,就不会青了。打完针还谢谢护士阿姨。小护士称赞他又乖又勇敢,他觉得自己配得如此赞赏,笑容也自信开心。
孩子对自己能预见的事情会产生安全感。心理建设就是一个从无到有,通过长期的学习、接受指导去建立一种健康、正确心理的过程。
孩子需要耐心细致的心理建设,而不是大多数家长认为的孩子小,不懂不需要解释那么复杂。其实多费心讲解,裨益多多,除了可以帮助建立安全感,也能够锻炼孩子的语言听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次序感。
🍁题外话🍁
小喜乐十几个月时就能说整句话。在金宝贝上课,很多家长都惊奇他的语言能力,课间也会与我讨论,她们都觉得无非是早早给娃念书,多多和娃讲话,为什么做的都差不多,得到的效果却不一样。其实我很想说,交流的方式方法更重要,尊重比强加效果更好。
比较以下两种说话方式:
A、有什么好哭的!为什么要哭!你是男孩儿哭了很丢人!
B、因为害怕因为疼你才哭的对不对?这太正常了!妈妈小时候也因为这些哭过呢!好多人都因为这个哭过!如果你还害怕还觉得疼那你哭一会儿吧,妈妈陪着你!然后给个拥抱。
且不论哪个态度更温和更安慰孩子的心灵。仅字面看,哪个句型更长?词汇量更大?情感更丰富饱满?交流互动性更强?
孩子的语言能力除了来自天赋,更多从父母的日常语言习惯里习得。
201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