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终究是一段旅程,人终究受生物钟的控制。
宝贵的时间,有限的精力,我们应该聚焦何处,投到哪里,这可能需要我们不断向自己的内心询问: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儿去?
引(郝晓东)有所思#晨读一个观点:真正的高手都是反人性的。常人以自我为中心,高手能换位思考;常人谈如何保证自己不吃亏,高手谈如何帮助他人;见他人比自己优秀,常人心生嫉妒,高手积极学习……
其实,高手也不是反人性,只不过启动了人性的高级程序,而常人局限在人性的低级程序。
正因为有这种警惕,“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 乎其所不闻”,所以不断地健身、阅读、做事、书写、言说......,以此想努力保持一种生命向上而不是堕落、敞开而不是封闭的状态。也许,这就是慎独吧。同时,也寻求一种宁静而不喧闹、释然而不执拗的心态,闲看风花雪月......
大部分老师,遇到问题才读书,从书中寻求破解之术。这就是以问题为中心阶段。
然后就想,如果把书全部都读了,就不会有难题了。这是知识为中心的误区。想想王阳明就明白了。
人到中年,理想路径是,对当下处境和自我生命气质、优势与局限、知识背景、兴趣爱好通盘思考,明白“我是谁”,“将到哪儿去”准备以谁为自我镜像,以自我实现为归宿,以现实为基点,重新构建认知结构,不断编织阅读与生活。此为以生命为中心。
这个路径也一个是浪漫精确综合的过程。
学习,要警惕被我们的大脑欺骗。未经专业训练的大脑喜欢熟悉的、浅显、能引起愉悦感的内容,会潜在地抵触陌生的、晦涩的、能引起困倦感的内容。但专业学习,是要改变大脑认知结构,是重新链接神经元,是突破认知的舒适区,是改造升级元认知,所以,一定会引起大脑的不适感。如果缺乏理性的参与,人的心理就容易产生逃避和自欺,“我需要读这些吗?”“读这些书有意义吗?”“我可能读不懂这种书”“有的老师不读这种书不也教得很好?”......
其实,这也是深度强化我们,该沉浸下来啃读了。今天我又一次强烈的感受到知识是相通的。剥去知识的外衣,核心的东西是什么? 是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学习知识的过程,并非在学习知识的本身,而是在锻炼大脑的思维方式,知识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只是作为学习的一种客观物质存在而已。
阅读的方法的确需要改进,但与此同时,需要明白,有些黑暗,是个体必须穿越和忍受的。在多大程度上能忍受这些,以我自己而言,最近几年,经常读完一本书还不知所云。为什么还要读?因为那是公认的好书。然而,现在读不懂不等于说对你没作用,种子必须经历的黑暗腐烂期,才会破土而出,正是在这样的反复坚持中,阅读品质和思维水平渐渐地提升了。
阅读三层次:1.主动阅读,2.写下来自己想说什么,记住作者思想,3.这本书和我有什么关系,把书籍深刻进入生命。化为自己的知识武器,将书中知识和当下知识结合起来。
循序渐进,阅读能力和速度将有质的变化。阅读力关涉的不是智力和方法问题,而是存在的深度,是经历和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以同理心进入作者内心,为存在增加力度,方可达其根。感受其生命气息。吻醒那些大家之作,或许你也可成为一个幸运王子。
针对教师,我用《中国教师报》马朝宏老师的约稿,写对自我成长影响最大的十本书。
初步列出以下十本书:
《教师阅读地图》、《构筑理想课堂》、《新教育年度主报告》、《教育的目的》、《教育人类学》、《给教师的建议》、《非理性的人》、《儿童的人格教育》、《传习录》、《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优秀习惯》。(以上内容大部分为整理晓东的晨思所集,部分是自己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