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入冬,气温渐降的时候,外婆就开始准备熏腊鱼了。鱼是过了正月十五后阿爸买回来养在自家鱼塘里的,阿妈每日都会割一篮满满的草放在鱼塘里,大半年的喂养,鱼都长得肥美鲜嫩的了。
这时候,阿爸会撒上一网,挑上几只大的来,一家人吃上一顿鲜鱼汤。剩下的鱼外婆都剁成手掌大小一块,将肉厚的鱼背和鱼尾从中剃开,均匀的撒上盐,在木盆中放置一晚后。第二天,外婆便用铁丝拧成的篮子乘着鱼块,铁丝篮子是网状的鱼块上下都放上几张报纸,放在土灶上慢慢的熏着,土灶里放几块黑木炭,撒上几个枫树上落下来的果实或是几块橘子皮,一撮糠。小小的柴房里烟雾缭绕,外婆隔一段时间就会翻上一次鱼块,到最后,鱼块变成了黄色肉质紧绷,香味扑鼻,连带着报纸也变成了酱黄色,有星星点点的油粘在上面……
熏好的鱼块放在了一个用竹篾片编织的菜篮里,菜篮因为常年被柴烟熏陶都变成了黑色,还是用报纸上下盖着,挂在柴房的挂钩上,要吃鱼时变取下菜篮来,拿上一块洗洗就行。
腊鱼得用烧开的油来爆炒,放上泡在坛子里的藠头,刀豆,萝卜等,盐渍的辣椒和紫苏叶或是嫩绿的蒜叶。这样的炒出来的腊鱼色泽漂亮,味道咸香嚼劲十足,且极其下饭。熏制的腊鱼可以从先年冬天吃到次年端午时期,腊鱼是老一辈人为保持食物不变质而想出来的一种贮藏术,在今天家家都有冰箱的情况下,很少有人愿意再耗费时间来熏制腊鱼了,都是直接将鱼放置在冰箱中冷藏起来,这样确实可以保存食物的新鲜,但是却少了那份岁月熏陶出来的温情。
但是年迈的外婆还是会在每年冬天着手准备腊鱼,穿着灰色土布衣裳的身影在灶间忙碌。因为这是她的孩子们都喜欢的食物,已经五十岁的儿子女儿吃到她的腊鱼还是会很肯定的说“真的很好吃”,最小的玄孙每次都会说“太婆的腊鱼是最好吃的菜了”。这个时候的外婆是欣慰自得的,她的笑容里有最真实的幸福。
外婆的手已经干枯得只剩皮骨,如同山野中的干柴,但是却依旧结实有力,手的颜色就是腊鱼得酱黄色了。曾经她的这双手也纤细嫩白,她也用这双手梳头搽粉,装点自己最美的年华,后来这双手在灶间受柴火熏染,在冷水中清洗衣物,终于变了颜色消了容颜……外婆这一生没有出过远门,她的双手丈量最远的距离也只是那个三寸的灶台,但她却用自己的双手送她的孩子们到了更远的地方,听着他们带回来的消息,将自己一生最好的祝福都送给他们……而外婆她将自己的身影定格在灶间,在村口,在家人团聚吃饭时称赞的笑容里,她就和万千中国女性一样在无情流逝的岁月中不屈的活着,用自己的双手为家人准备最普通却温情满满的食物。